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双向目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双向目标结构包心鉴一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而又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22.
改革,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产物,而只是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时才能发生。改革的条件,大体可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成熟的标志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米,问题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不改革就不能振奋人心,活跃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改革的前提。此外,国内政治稳定,国际和平环境,有一定的物质及财政储备等也是进行改革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但是改革事业的进行并取得胜利,不仅要有成熟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有主观条件的成熟。所谓主观条件,主要是指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觉悟程度,包括对改革客观条  相似文献   
23.
<正> 历史上任何一次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和改良,都要涌现出一批站在变革前列的先进人物。这些堪称改革家的先进分子,代表着他所在阶级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本阶级要求改变社会某些方面以推动社会进步的意志和愿望。他们为改革奔走呼号,身先士卒,甚至不惜以鲜血和生命向阻碍社会变革的敌对势力发起挑战。正是由于这些改革家的重大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历史上许多进步改革或改良事业取得成功。即使是那些惨遭厄运迅速夭折的变革,改革家为之奋斗的言论和行动也会给历史添上光辉的一笔,会对以后的社会发展发生长久的震动波。社会主义改革不仅同样需要改革家,而且还要造就大批改革家。社会主义改革家是构成社会主义改革有机体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  相似文献   
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心鉴 《文史哲》2006,3(1):150-152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这些讨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价值目标如何统一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四位学者围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这些新的认识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话题。相信这组笔谈会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5.
当代全球化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心鉴 《东岳论丛》2006,27(1):19-26
当代全球化的社会变革既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时代性的参照。继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当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当代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文明乃至不同的思维方式的竞争与整合。适应这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更密切地关注全球化时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规律,更宽广地拓展自己的世界视野,更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历史合理性和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层面上更深入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26.
论经济改革攻坚时期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攻坚阶段,一系列深层社会矛盾凸现出来。这些社会矛盾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而带来浓重的政治矛盾色彩,有的则是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相互渗透和胶着。这些矛盾迫切要求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到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转移政府权力,是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切实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清除封建主义残余以及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是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支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现代化,是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7.
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成为社会结构转型性发展的主要标志,政治发展如何参与社会结构的转型性发展,政治体制是否面临着一个转型的历史性任务,完成由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转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10位来自政治学界的中青年学者,以“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为题,围绕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相信会有助于推动此一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认为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尤其是工人阶级的革命的社会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源头。不能离开实践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主义,创造社会主义,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只有时刻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通过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切实变成对于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理论,才能真正寻找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离开实践,一切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都只会陷入空谈,也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理性目标与现实品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三大文化形态。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导向,是"魂";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体";中华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是"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核心价值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在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具体展开,即形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是科学地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30.
《年鉴编纂文论》(以下简称《文论》)2009年3月由线装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原副秘书长、《江苏年鉴》原主编方亚光奉献给读者的一部力作。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1年以来的论文32篇、讲稿13篇、评审意见15篇,涉及年鉴编纂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的探讨,又有实践的体验;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方法的传授;既有对往事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值得志鉴工作者阅读、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