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文艺学大视野丛书”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新近完成的重点学科工程 ,是教育部立项的“九五”社科规划课题。该丛书共 10部 :《时代的回声》(李衍社 )、《异化的扬弃》(夏之放 )、《始于玄冥 反于大通》(李戎 )、《异样的天空》(季广茂 )、《穿过历史的烟云》(杨守森 )、《文坛百代主弦音》(朱恩彬 )、《壮丽的风采》(周均平 )、《诗魂的铸》(周波 )、《美学的追问》(杨存昌 )、(超越与回归》(赵奎英 )。第一辑 (前 5部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后 ,已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今年 5月 ,出版社请国内有关专家 ,对其中之一的…  相似文献   
12.
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 0年来,在文艺学这一学科里,不断出现新问题,探讨新问题,文艺学在不断改善自己的面貌。先是对庸俗社会学的反思与批判,而后走向文学的审美研究、文学心理学研究,然后又走向文学的语言、文体的研究,学科交叉的研究、文化研究,现在更有文化诗学的研究趋向。今天,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媒介、消费方式的急剧变化,图像艺术的迅速普及,极大地冲击了文学这一艺术的形式,以至于在文学研究界出现文学消亡论、文学研究难以维持下去的说法。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显得相当普遍。首先,文学本身发生危机。如果说过去的小说是…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价值、精神的重建──新理性精神钱中文二十世纪是文学艺术不断花样翻新的时代。特别是在各种形式主义学派影响下出现的多种作品,在发现与运用语言自身逻辑与能指方面,发展到了极致,更使艺术形式趋于多样,时有创新。同时另一方面,特另。1是50年代下半期以...  相似文献   
14.
今天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来开这个讨论会。张开焱同志去年来我所进修,送我两本他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我就这两本书——特别是《文化与叙事》——的基本观点同他进行过多次交谈。由于两书涉及的问题比较专门化,且具有前沿性,所以我邀请大家来讨论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学术讨论会,没有时下那种胡吹乱捧的恶俗,认真坦诚,怎么想就怎么讲,学术讨论就应该这样。我相信大家的发言对张开焱同志今后的研究是有益的。 张开焱同志这两本书是研究叙事问题的。《神话叙事学》是微观研究。他借用了法国叙事学家们的一个理论公设,即一部叙事作品是一个放大了的句子,一个句子是一部浓缩了的叙事作品,人物是主语,故事情节是谓语。他把这一模式扩大到整个神话文本叙事结构的研究,把整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直觉     
不久前,女作家黄宗英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谈到,直观的印象对于文学创作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创作实践的经验谈,她实际上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直觉问题。前一个时候,有的文章在讨论形象思维时也涉及了这一现象;文章是启发人们思考的,不过在关于直觉和自觉思想、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中,对后者的作用,在认识上是有偏颇的。我认为倡导作家凭自己的直觉、天性行事,是缺乏充分根据的。本文拟就文学创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艺术直觉形态,作些初步的探索,意在说明创作思维的一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的多语境阐释——兼析"虚假意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中文 《河北学刊》2007,27(1):131-136
如果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难以回避意识形态这一重要维度,意识形态的组成是复杂多样的,有属于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也有属于感性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如果把多种意识形态仅仅归结为诸种思想观念的一个综合概念,则必然阉割了多种意识形态的具体性和丰富性。20世纪以来,意识形态阐释的多语境化使其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当今欧美国家一些理论家所宣扬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必然是虚假意识”、“全球化意识形态论”或“意识形态知识化论”,对中国一些学者产生了影响,如果极少鉴别地搬用他们的各种理论,或是在文学理论中极力淡化意识形态理论,则有可能把意识形态仅仅视为一个批判性概念、功能性概念,进而虚化各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西方现代社会中出现了理性精神的危机,中国也产生了理性精神失落的现象。因此,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和文学理论建设,必须重建理性精神,即克服旧理性弊端的新理性精神。新理性精神应该具有现代性、新人文精神和交往对话精神等内涵。  相似文献   
18.
无意识、性本能、梦和文学创作在文艺理论中,创作动因常常是引起争论的问题。自弗洛伊德等人的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说引入文学创作、艺术理论研究后,那种把文学创作视为无意识本能冲动的结果的说法,颇为流行。文学创作中的理性因素、认识因素、自觉意识,不仅遭到贬抑,而且受尽嘲弄;创作中的非自觉因素、无意识现象,由于过去极少触及,现在被无限的夸大,个人的行为,心理形态中的社会因素和作用被否定了,艺术家的主要任务被说成是表现他的“心理无意识”和“内在世界的深处的冲突”等等。于是在一些人的主张中,一面说人对文艺特征的认识加深了,一面却又在创作的动因上,贬低和否定意识与理性,而提出创作的自然本能冲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各种获得成就的文学理论,大体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获得发展.在发现东西方文论差异后,用外国文论中有用的异质性部分激活本国文论,使之融入自身进入创新.东西方文化在不断相互激活中将更趋繁荣.  相似文献   
20.
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艺是不是上层建筑,为什么是上层建筑,和其它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的关系又如何?讨论这一问题好象是老生常谈,但就今天情况来说,却又很为必要,因为它是理解文艺和政治关系的一个理论原则。三千年来,我们对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清规戒律较多。一些同志把马克总主义关于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论述庸俗化,却又得到种种鼓励。这些理论上的谬误后来为“四人帮”所利用,造成了混乱与灾难。而今天,在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讨论中,理论上的分歧很为突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与商榷。一最近,朱光潜教授在《西方美学史》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