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作人无疑是中国民俗学的一位重要先驱者。他于1913年至1915年间所写的《童话研究》、《儿歌的研究》、《童话略论》,特别是《古童话释义》即是用神话学人类学派的理论研究神话、传说与童话的最初尝试,也是我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后改名为民俗学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由此而开始了我国有组织的  相似文献   
32.
卞之琳的小说《海与泡沫》描写了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一群知识分子的垦荒生活。小说文本采用了两套话语:一套是大家经常在各种集会上看到、听到的“原则”、“纪律”;一套是要靠别人作注释才能明白的、只能心领神会而不能言说的话语。在这两套话语中,后一种话语不仅常常包含着前一套话语中的真实意义,而且往往构成为前一套话语的“反题”。《海与泡沫》中的各种话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集体开荒中的知识分子群体游戏语言”。这样的“语言游戏”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因此,《海与泡沫》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中的一页,它赋予这部作品于小说史之外的另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33.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并且在实际上影响着本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一切政治、文化势力都不能回避的尖锐的问题。这是由本世纪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的特殊性造成的。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流,早在汉唐时代和明代,...  相似文献   
34.
抗战时期的新文学在继承"五四"新文艺传统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三个历史性的新趋向:从中心城市走向边远地区和底层民间;雅、俗两大文学潮流由相互对立转向相互交融与互动;解放区从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中诞生了"新小说(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也由此在抗战的推动之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把"五四"新文艺推进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5.
贾植芳写于1940年代的小说在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学追求上,都与鲁迅开创的启蒙主义的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战争中的历史乐观主义,他们对抗人的丑陋与堕落,追求人的价值、责任与存在的意义,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始真正的人类历史".这一点对于当代现实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我的教师梦     
我教了那么多年的书,但每年在9月1日上第一节课时都非常紧张。我非常重视上第一节课, 包括这次到南京师大附中来。为了上好第一节课,我在北京就先准备了两天。我提前四天到附中来,就是为了要准备好第一堂课。我为什么这样紧张,就是因为心里没有底。我在北大上课是非常有把握的,北大的学生能理解我,但是附中的学生,已经是我的孙子辈了,他们能理解我吗?能和我交流吗?我和他们之间能有会心的微笑吗?有还是没有,关系着我的教育理念:我追求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如果学生麻木地听我讲课,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就会觉得我的教育失败了。为了避免这样的失败,我就必须作充分的准备,把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要预先想好,作精心的设计。我的第一堂课的教案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的,包括一些重要的“闲话”。开头要怎么讲,你要给学生一个什么“第一印象”,你通过你的一句话,把什么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都要想好。第一堂课, 开头几堂课上好了,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创造了一种自由交流的气氛,以后的课就好上了,吊起的那颗心也就可以落下了。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理论家的争论的剖析,概括出了关于建构"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并由此形成两种实践、两条发展线索:一方面,是对工人、农民出身作家的着意培养,对工、农、兵出身创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用无产阶级意识的自觉形态--党的意识与意志来改造知识分子,创造为工农兵服务、为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服务的党的文学的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38.
在群芳争艳的文学批评界,摩罗的文章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注重生命体验,思想亦因体验而深刻。他在《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读书》2000年3期)一文中说:“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因为细腻体现了伟大的爱心和善良,体现了内在的良知和尊严。”在《因幸福而哭泣》一文中又说:“艺术应该展示最丰富的人性。即使是在同一个艺术家身上,也应该体现这种丰富性。”“越是体验过大患难和大哀痛的人,越是应该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做人的欢乐和喜悦,因为此中包含着做人的尊荣和庄严。”摩罗的这些话语也许并无新鲜…  相似文献   
39.
这次抗灾,最为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生命至上”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至高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40.
已经整整7年了!《新语文读本》从1999年8月起动,2001年3月开始出书,到2006年8月进行修订。自身已经形成一段历史。尽管它还在进行中,还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但我们已经可以对它进行一定程度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