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66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579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爱情观是尼采精神世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爱情的沉重打击后,在痛苦和孤独中尼采孕育了生命的自我扩张,即“权力意志”。爱情的失败成为他“权力意志”提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权力意志”是什么?在其当中是怎样反映他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李达的法理学体系以中国近代正统法理学教科书体系为叙述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围进行了重新解读;科学阐释法理学的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法律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法律的属性等基本内容,试图构建与以往各派法理学有很大不同的适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李达在中国近代法学学术竞争的语境下,既保存原来的法律话语体系以利于法学范畴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又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法学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是适合中国实际的。  相似文献   
53.
论大学学术教育的“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概念是科学至上主义话语霸权的产物。大学的社会责任要求它树立学术教育的理念并实施学术教育的方针而不是职业教育的方针;衡量学术教育的标准不是“质量”,而是在人和科学方面的理智水平。  相似文献   
54.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 ,两种体制同时存在成为中国转型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体制转轨实质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 ,而这一时期的制度变迁也有其特殊性。体制转轨时期及制度变迁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应承担两大特殊经济职能 :一是推动经济转型 ,进行制度创新 ;二是改革政府。  相似文献   
55.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并从政府、高校、家庭、用人单位、学生自身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论述了9GLQ-2.1型割搂草机组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对机组研制的技术关键和机组的性能作了简要分析.根据研究、设计的结构参数,试制了样机,经测试及200小时生产考核,证明设计思路正确,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7.
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建立的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秩序,由于制度缺陷和制度无效的双重制约导致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失灵和乡村治理的失序,从而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的严重的治理危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乡村民主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村民自治要实现从民主选举到民主治理的转型,以协商民主促进乡村治理,渐进培养起农民的公民性格和民主精神,使农村基层民主有效地运转起来;另一方面要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推进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建构一个新型的、以乡镇乃至县域自治为基础的地方治理结构,促进乡村治理走向有序和善治.  相似文献   
58.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管理,吉林省对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进行了重新认定。2009年6月末前已认定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按照新的认定程序重新认定,未重新认定的,不得再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坚持以公办为主,把办学规模大,教学管理正规,培  相似文献   
59.
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治理:浙江温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与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机制.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程序的温岭参与式预算,其制度逻辑在创制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公共理性,引导地方公共决策的理性化等规范性维度方面具有独特的绩效,但也存在预算决策执行缺乏理性、未能建构起官民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及对于公共精神与社会资本建构作用有限等不足.经由制度自身的技术性完善及外在条件的优化,可以改进这一治理机制的不足,提升其地方治理与民主的效用.  相似文献   
60.
"拉美化"是拉美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总称,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发展危机。为克服这场危机而形成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及其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未能消解反而加剧了拉美地区的发展危机。近年来,拉美左派政府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调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公正问题,促使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有利于民主、公正和发展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