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应由流量与存量取代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闫春荣在总量指标的分类中,按所反映现象时间状况的不同,可以把总量指标分为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笔者认为这种分类与流量和存量的划分在内涵上有重复,在外延上又不及后者严密。因此,这种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  相似文献   
132.
闫春荣 《职业》2020,(2):43-44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营销人才培养面临学生、企业、校友与专业四方联动,六步递进的职业能力培养新挑战。实现三个转换的四六三培养模式是教学方式与手段滞后、学生情感教育忽视、就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3.
闫晓东 《生存》2020,(15):0012-0012
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脱离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呼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希望通过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思考生活,赋作文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认识水平增强作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4.
135.
《物权渤明确了担保物权的三种形式: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同时也在立法上对担保物权的竞合予以肯定。因《物权法》对同一物上设定的数种担保物权效力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各担保物权效力关系规定并不详尽,且在审判实践中担保物权竞合的案例经常出现,因此对担保物权竞合成因、产生竞合的条件及如何确定竞合时彼此的效力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司法审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研究了案例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指出案例研究的实质是建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从方法论的角度,针对人们质疑案例研究的焦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建议我国案例研究应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定性综合集成,重视案例资料的多证据来源及显示,对案例研究的具体方法要详细描述,严格遵守案例研究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7.
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乎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通过详细分析习语翻译例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从两种语言文化匹配程度这一新视角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最佳策略,有利于教师跨越文化障碍,提升习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8.
刘效东  闫林德 《社科纵横》2010,(2):152-153,155
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艺术学科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已进行过的培训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出的结果,提出:艺术教师培训制度化;实施综合化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9.
文章以山西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建设中课程开发实践为基础,探索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将其概括为:两方参与、两层分析、两次分解、两次转化,并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发为例进行说明,为高职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0.
1980年代以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包括五四”时期的“人”性写作,1930--1940年代的阶级性写作, 1950--1960年代的政党性写作和“文革”时期的领袖--集团性写作,其思维模式和表现视阈都没有跳出“人与社会”的樊篱。1980年代以后以“人与自然”为反思和表现对象的生态性写作,与前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比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次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意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