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5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29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44篇 |
理论方法论 | 37篇 |
综合类 | 394篇 |
社会学 | 52篇 |
统计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化、开放式教育,要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42.
843.
戴韶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49
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建国以后治理国家的重要理论 ,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国家与社会变化的必然。人民内部矛盾的变迁 ,一方面是国家治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更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转变为两者的互动 ,并进一步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发展 ,而这也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的走向 相似文献
844.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大力发展种业,建立种业知识产权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视角,基于政策工具构建种业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现行有效的种业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关于种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评述以及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我国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的种业政策对于解决种业发展的困境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种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5.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有秩序和社会有活力两大治理目标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基于“秩序-活力”的分析框架,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类型学划分,提出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应遵循“有为政府-活力社会”的基本框架,推动形成国家高秩序和社会高活力的治理新格局。研究认为:国家有秩序意味着保持社会稳定、法治环境良好、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应借助数字技术打造信息共享秩序、构建跨域合作秩序、形成协作共治秩序来赋予国家治理新秩序,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社会有活力则表现为社会创新能力、公民参与度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应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不在场行动的再嵌入、高流动社会的再整合和多治理主体间的再连结来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从而确保社会整体更具活力和韧性。实现国家有秩序和社会有活力是衡量治理有效的两个关键维度,在“有为政府-活力社会”的基本框架下,构建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键是通过数字赋能促进秩序与活力相融,在顶层设计层面创新数字治理体制,在中层应用层面构建多元化数字场景,在底层框架层面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