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84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31.
随着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我国债转股改革已拉开序幕,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了。由于债转股涉及到中央政府、四大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改革,只有在对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後,才能理解它的现实意义。我国债转股改革出台的背景,其一是国有企业的赢利状况不佳,其二,国有商业银行有大量不良资产沉淀於国有企业.其三,广信破产清算在国际社会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对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是一个警告。债转股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意义应该说主要在于解…  相似文献   
232.
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和战略管理思想,强调网络对企业战略的导向作用,对企业适应多变环境和赢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战略网络的内涵、战略网络的功能和竞争优势、战略网络的治理以及战略网络的形成和演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和简单评析,并阐明了战略网络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3.
234.
阮永光 《中国扶贫》2016,(13):32-34
2015年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宁德模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之一,值得认真总结学习.  相似文献   
235.
236.
现代企业对于技术、创新、资本和人才的需求拉近了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顾客和其他组织的距离,由此,大量战略网络应运而生。文章以研究网络的组织效能为目的,以战略网络中各节点的关系为基础,讨论战略网络的基本分类和各节点企业的关系治理问题,通过对组织效能进行定义和公式化表达,推导得到战略网络中节点数量的最优值,并总结了战略网络中的基本要素,最后以具体案例进行验证,提出了增进网络组织效能和节点企业互信的治理机制,为战略网络节点关系治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7.
近年来,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广东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广东将突出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发展等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分析建设银行在新思路下所面临的机遇,接着深入分析建设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控的挑战,最后从政府合作、项目梳理、产业结构、经济主体和创新担保的角度进行剖析,重点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建设银行综合融资服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38.
239.
本文对敏捷供应链管理领域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述评,包括敏捷性概念及其度量、敏捷供应链建模、敏捷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并对敏捷供应链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废止劳教制度后,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已成学界热点。我国1991—2012年间的劳教案例的数据分析表明,实践中的劳教制度虽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功能亦由最初的矫治为主向惩罚为主异化,但劳教制度在惩戒、教育矫治、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明显。因此,后劳教时代立法宜延续劳教制度的基础功能,并把握好教育矫治和惩罚违法之间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