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拉祜族有35万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省思茅、临沧、西双版纳三个地区(州)境内的山区,迄至解放前,还停留在锄耕和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耕作阶段。他们的农业祭祀和丧葬习俗,对于学术研究颇有参考价值,这里略作介绍。 一、农业祭祀 由于各种自然现象对于农业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宗教祭祀中,其地位也就各不相同。山地、森林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因而他们对山地和森林的祭祀极为重视。在拉祜族村寨周围有一片生长茂密的,被拉祜族人称作“尸泥”(神树)的树  相似文献   
42.
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通过调查黔江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指出了重庆市两翼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弱化土地社会保障功能、规范农地流转管理等建议;以期探究西部地区农地流转的特殊规律,丰富区域案例性研究,对促进重庆市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阿蕾以其细腻的笔法,倾力表现农村彝族妇女的喜怒哀乐,揭示彝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命运,反思彝族传统的文化悲剧。她的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叙事结构多元,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浓郁,为彝汉双语小说创作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44.
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是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一班人团结、战斗、协作的核心。如何当好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摆在每一位项目党组织书记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一名称职的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必须具备“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45.
关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存在着许多弊端 ,既降低了土地配置效率 ,又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 ,急需改革和完善。本文对土地征用范围、土地补偿标准、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6.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实践作了深刻的历史总结的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47.
以现阶段凉山彝语实效性分析及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内容,在对凉山彝语应用与实效性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凉山彝语应用工作仍不能全面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提高凉山彝语的实效性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8.
发挥优势把握核心加强教师学科梯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教师学科梯队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明确学科梯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实施教师学科梯队建设的系统工程 ;建设教师学科梯队的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9.
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国外草业发展与我国草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 ,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我国加入WTO后 ,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前景 ,对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草食家畜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实现种植牧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
"哭嫁歌"作为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民间婚嫁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人们对婚姻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成为出嫁女性求得情感释放和心理慰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凉山彝族"哭嫁歌曲"调哀婉动人,催人泪下,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凉山彝族"哭嫁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中,濒于失传和消亡的边缘。本文在对凉山彝族"哭嫁歌"丰富内涵进行梳理剖析的基础上,将赋予历史记忆、角色期待、身份认同、伦理价值等和谐因子的凉山彝族"哭嫁歌"纳入非物质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视野下给予关照,力图使这一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在延续和固化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族群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期更好地构建现代婚姻自由观念,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