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79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文学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会与言传的统一,也是离与合的统一,其具有象征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特征。文学意象是中西方理论家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文化范畴的基础上针对文学形象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等方面关系和性质所构建的文本形象理论。  相似文献   
512.
给出了在推出图中FP-内射包络和FP-投射覆盖的关系,证明了若每个R-模有单的FP-内射(预)覆盖,则FP-内射模类关于正向极限封闭,同时给出了在分式环上FP-内射模和FP-投射模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513.
乡村社区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理解文化和社会的基本路径.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乡村人类学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和1979年到21世纪初.这三个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代表著作问世,同时显示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14.
淡云鹏 《经理人》2005,(6):41-42
本土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技术拥有和国际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一家非常著名的上市公司曾经有一句鼓舞人心的主打广告词——以发展民族产业为己任。虽然从汽车到电视机,很多企业家都信誓旦旦打过民族的旗号,却只是一种功利性的营销策略。真正的民族产业应该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优良特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企业。现在,让国人感到欣慰的是,当全球化浪潮日盛于中国市场的时候,本土企业开始真正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彻底融入全球市场,不断进行资本的流动与融合,在与跨国巨头的竞争中奋力拼搏。仔细审视这种竞争的抗衡,从深层次来讲,民族产业依据的优势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独特资源的拥有状况,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整合程度,产业的成长性。这三个方面决定了民族产业优势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515.
随着全球化视觉文化的增殖,对视觉文化的理论兴趣就出现了。虽然在不同的文化与历史时期人们都可以遇到视觉文化,但只是在近几十年它才成为文化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视觉文化理论产生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90年代初,在哲学、思想史、视觉理论和艺术史的汇合点,许多著作也出现了。这些著作致力于研究视觉中心论的问题,即被视、观看和凝视等。艺术史为视觉文化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起点,在这里,前者不仅仅是进行如此分析的一种工具,而且反过来也一样:视觉文化的分析改变了艺术史,使艺术史从此开始把图像作为符号进行解释,从而使我们能够将图像作为文本来阅读,图像是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整体部分。尚未得到解决的在艺术史家与关学家之间引起烦恼的现实和理论的问题,是作为文化特殊形式的视觉文化与艺术——尤其是与在文化对立中建构的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在1996年,讽刺时事的《十月》杂志提出重新思考艺术史的历史基础,以至于允许后者通过人类学建立一座通向视觉文化的桥梁。至少到现在,如此首创精神还未马到成功。  相似文献   
516.
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我国最终走向全面废止死刑道路的实然性选择。引入刑事一体化的视角对思考死刑限制问题大有裨益。对于死刑适用的限制可以通过实体法上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范围、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完善死缓制度、发挥赦免制度限制死刑适用的功能,程序法上完善死刑核准程序、实现二审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的普遍化、改革死刑案件的指定辩护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517.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产生无穷的魅力,“喜读之可以佐歌,悲读之可以当哭”!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接触到它并被深深吸引。但是对于“什么是文学作品”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一般的文学欣赏者难以回答,就是专门研究文学理论的学者也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文学作品乃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和多属性的精神实体。面对这种窈渺  相似文献   
518.
阮籍試论     
阮籍是中國古代詩壇的一位优秀詩人,是一个現实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着魏晉之交这一时代的混乱和黑暗,反映着人們的憂郁、苦悶和幻想,激发着人民对現实和对統治者的抗議。作为一个藝術家,作为这一时代的目击者和裁制者,作为五言詩的奠基人之一,阮籍在中國文学發展史中,有其不可磨滅的功績。的确,要一下子理解阮籍的全部作品,并不很容易。顏延年就說过他“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惻。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锺嶸也說他“厥旨淵放,归趣难求。”不过,如果因此認为可以把他的原作乱加解釋,那就錯了。只有对作品的形象  相似文献   
519.
众所周知,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理论研究是有明确分工的.恩格斯主要从事军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把马克思和他自己的思想作为一般世界观表述出来.为此,恩格斯写下了他的两部重要哲学著作《自然辩证法》手稿和《反杜林论》.《反杜林论》写作时间(1876.9—1878.6)刚好介入《自然辩证法》准备、写作时间(1858.7—1894)中间.因此,我们可以把恩格斯准备和写作《自然辩证法》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写信向马克思索取黑格尔《自然哲学》开始,直到1876年9月写《反杜林  相似文献   
520.
回族通用汉语,但又保留了本民族内部的一些固有词汇,带有浓郁的“回回味”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回族内部的常用语汇有:穆斯林(信徒、顺服者)、穆民(信仰者)、伊玛目(教长、大师)、阿訇(清真寺教经文的老师)、海里凡(继承者、清真寺学员)、莱麦丹(斋日)、尔德(节日.专指开斋节、宰牲节)、安拉(真主)、哈里斯(圣训)、乃玛孜(礼拜)、主麻(聚礼)、乌斯里(大净)、阿布代斯(小净)、克尔白(天房)、哈只(朝觐者)、瓦尔兹(劝戒)、者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