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的藏民族祖先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向疾病发起挑战,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病魔,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青藏高原独有的疗法。这些医疗方法是藏族先民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中有一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2.
《安多政教史》作者是智观巴,该书系统地叙述了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历史,在研究安多区域宗教史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有关19世纪安多地区苯教发展情况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对这些记载的系统梳理、分类研究,我们可以对19世纪安多地区苯教的历史沿革、地域分布、改宗状况及苯教雍仲七部等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苯教在元明时期一度达到了鼎盛局面,却在清代走向衰落,分析其衰落的原因,从外因看是失去当权者的扶持,加之自身发展乏力,也有教派改宗等因素。内因是苯教没有一定的经济势力,组织松散各自为政等问题。外部与自身的双重作用下,导致苯教在清代不断衰落,造成了安多苯教基本都在涉藏地区的边缘地带发展,且规模较小的独特发展格局。文章通过梳理《安多政教史》相关记载,分析苯教在安多地区衰落的原因,厘清19世纪安多地区宗教生态面貌,彰显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各民族文化所展现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为我们现阶段探讨一种宗教发展兴衰提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3.
藏文佛学典籍的整理与推进藏族传统文化研究有着直接关系.随着藏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藏文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在整理研究藏文佛学典籍的基础上,应系统研究对藏族传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近现代学者的藏文佛学著述.  相似文献   
34.
西藏城镇劳动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就全国而言,1993年出现了成规模的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成为重大的现实课题,就业问题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西藏就业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此类同。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失业问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失业问题将成为长期而现实的问题,动态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是为了实现合理充分就业,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平等与公正的社会问题;在…  相似文献   
35.
王志豪  阿旺嘉措 《中国藏学》2024,(1):173-182+219-220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青河湟地区东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东部多文化互动的典型区域,历史时期和当代都处于宗教中国化的前沿地带。文章基于多次实地调研获得的材料,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当代实践方面对甘青河湟地区东北段藏传佛教中国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发展态势。研究发现,目前,甘青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继续保持着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同时信教群众日趋多元,宗教仪式汉藏交融,寺院神灵汉藏共处,宗教建筑、宗教艺术也更加本土化,这些都无不体现出这一区域宗教中国化的特点。甘青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在历史时期已经走出了一条以中华文化为底色、融合区域特点的宗教中国化道路,在宗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上也正在呈现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6.
在祖国的西藏高原,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待科学工作者发掘,吐蕃历代赞普的陵寝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吐蕃赞普及其陵寝由来 <一>赞普之由来据大量藏文史书记载,雪域赞普始于聂赤赞普。其所以称做聂赤赞普,据说因为他是周身皆具福相之丈夫,即玉颜剑眉、齿含螺印、手有蹼膜,行至吐蕃,健步登上神山  相似文献   
37.
聂赤赞普是西藏人 赞普即藏王。吐蓄时期雪域之地(即今西藏地方)的第一个赞普是聂赤赞普,意即肩座王。对于他的来历,过去有不少记载,其基本点,都说赞普来源于印度,系印度某个国王的太子,流落到西藏当了藏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赞普本来就是西藏人,而绝不是什么印度来的。为了澄清这一是非,恢复赞普历史的本来面目,现据有关史料谈点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8.
西藏东南的察瓦龙地处滇藏交界的卡瓦格博神山脚下,是怒江边上的古道重镇,现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的一个乡,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呈现出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文化景象,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发展。察瓦龙的历史文化概况、马帮生涯、建筑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体现出历代汉藏友好交往、文化互融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39.
远古象雄人起源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远古象雄人的出现情况以及藏族历史文献和苯教文献记栽的相关人类最初产生的说法,我们应该明白,研究远古象雄历史时,不要超越作为历史基础的苯教历史,应该从这个基础上建立研究基点。  相似文献   
40.
十四世纪前半叶,西藏萨迦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日趋没落。以绛求坚赞为首的帕竹朗氏势力在山南崛起,先后击败各个对手,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取代了萨迦。 对元明更替之际西藏纷纭复杂的历史,藏汉文史籍记载均十分简略。绛求坚赞(1302—1364)于1361年撰写的《朗氏家族史》弥补了这一不足,为研究十四世纪前后藏族社会的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绛求总结自己四十年政治生涯的经验和教训,为后辈侄孙们提出一整套巩固朗氏家族长远统治的权术和家规家教。他反复强凋说:一个人景遇的好坏不是神佛和前世业力安排的,而是取决于是否坚韧不拔奋斗和策略措施是否得当。基于这种认识,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