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当代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理论的三个分歧陆家骝作为共性的概括,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以及理性预期等当代经济学主要理论观点同凯恩斯的思想路线之间至少存在着三项基本分歧:即关于经济体系或经济过程的基本哲学观念的分歧;关于经济分析的时限背景的观念分歧;在总量均衡...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从诗歌文本意象和诗歌创作主体内省力两个角度 ,对孙国章诗集《饥饿·假寐·铁》的突出艺术特色作了简要规整和浅层阐释 ,以期获取对于诗集的外在美感形式和内在情思意蕴的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63.
经济学的范式概念是从科学哲学的理论中转移过来的,它保留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的基本涵义。换个角度说,在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研究中移用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意味着我们把经济学实际上界定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把经济科学的历史发展纳入科学思想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考虑。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动态模式可用如下形式表达:原始时期~范式形成时期~常规发展时期~范式转换~新的常规发展时期……这是一种逻辑推理意义上的分析。若将经济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科学来看的话,范式转换的动力又同时来自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社会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换脑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进行范式转换,任何试图以传统理论解释改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4.
地理学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地理学理论的本质由什么所构成。作者按照历史顺序概述了地理学的理论和量化革命所起的作用,把重点放在说明地理学理论的演变以及它与其它以学科为依据的理论的区别。特别突出地说明了最初的描述性空间理论与后来的以数学为依据的规范性理论之间的区别。然后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作为论坛,说明地理学理论的“形成”如何得益于经济学原理,说明怎样把空间概念和非空间概念联系起来以建立强有力的、形式良好的和规范的理论。全文着重说明构建理论所用的论证和推理过程,并肯定空间或地理过程的各种理论的形式和结构之不可或缺。本文以城镇聚落和城镇形式为背景说明描述性模型如何过渡到分析性模型。本文还较详细地说明描述性理论向规范性理论的过渡,以及随着学科的成熟,进而向基于过程的理论过渡。  相似文献   
65.
仕凭  阿友 《老年人》2013,(7):22-2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首篇《周南·关雎》中的"雎鸠",历来被注家解释为鱼鹰。然而,鱼鹰不在河洲地区生活,亦非会唱歌的"歌手","雎鸠"应该是东方大苇莺。发表这番独特见解的,就  相似文献   
66.
根据市场经济的“不完全市场”的经验逻辑形态,对经济增长的过程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经济的“总量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框架。问题的关键部分是把经济的总量成本函数和总量成本决定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取代总生产函数和总产出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与基于单一产业模型的规模收益递增假设不同,模型假设是:规模和可变比例的收益递减是经济的结构化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产业形成和产业维持所实现的成本收益均衡过程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7.
与传统的范式比较,本文的关键部分在于把宏观(加总)成本分析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取代总生产函数作为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为此,我们尝试给出经济资源的演绎定义,在宏观经济成本和经济资源之间建立函数关系。以此函数关系为基础,本文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取代需求一供给分析作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这新的分析框架之下,规模及可变比例的收益递减假设成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不同于以收益递增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推断,一个经济体系的新产业形成过程才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原因。  相似文献   
68.
多重均衡模型是论证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性在于颠覆了市场均衡惟一性和最优性的主流经济学教条,从而可以解释金融产业或金融市场在现实中的系统性波动和危机的发生。文章通过两个代表性多重均衡模型的考察,分别从内因和外因的层面表明,市场体系的内在动力会自发地导致金融市场进入均衡的多重结果,金融市场体系因此是脆弱的。政府的行为如果能够满足某些约束条件,其福利改进的功能就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对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高校建设角度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70.
本文将有关结构调整计划(SAPs)的争论与全球化的最新进展联系起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