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现代大学重在制度建设,制度对于现代大学具有保障和促进功能。现代大学建设离不开其外部关系和内部管理的制度建设,外部关系的制度建设可对现代大学的发展空间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大学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内部管理的制度建设可为现代大学发展提供高效的强力保障,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运行体制、学术权力保障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文章着眼于大学组织的制度设计视角,综合分析中国大学治理内外结构体系中面临的问题,在借鉴欧美大学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与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与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推论,测算出重庆市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在分析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向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3.
浅析三峡库区移民过渡期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库区移民存在着历史性贫困。在搬迁后一段时间又面临着经济、文化、精神等新的贫困。贫困问题严重制约着移民的搬迁安置 ,从而影响国家的移民大业和库区经济的长远建设。经济上的补偿与扶持、区域文化的异地构建、精神心态的素质培育、文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等都不失为库区移民过渡期贫困的解决良策。  相似文献   
24.
我国各省区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征。文章以2008年我国31省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省区人力资源状况的总体得分,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各省区人力资源状况分为四大类别,总结出各类别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特点与差异,提出促进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对三峡库区移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民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移民有其历史渊源;与脱贫互为因果;因信息传递影响,先期移民的成功至关重要;从文化心理感知,群体移民比个体移民可取。  相似文献   
26.
离职问题归属于员工关系问题.实质是指劳动力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的转移.这一概念强调员工与组织雇佣关系的中断。离职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主动离职、被动离职和自然离职。主动离职是指员工依据个人意愿自动离开组织.主要指辞职:被动离职是指员工在企业的要求下不得不离开组织.包括解雇、开除和结构性裁员等:自然离职包括退休、伤残、死亡等。本文主要针对主动离职员工群体展开研究.提出人力资源持续管理与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7.
社会的转型对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公共伦理的缺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公共伦理的角度预防腐败,关键在于明确公共伦理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关系的构建,形成预防腐败的综合体制.  相似文献   
28.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精髓,超级领导则是西方现代一种新的领导思潮。基于无为而治思想和超级领导理论,领导活动的最高境界应是在以道的辩证思维进行有为的超级领导、以法自然的思想实现超级领导的无为本质这一思想境界的基础上,从建设无为而治的超级领导文化、提高领导活动各主体的领导能力、塑造超级领导的自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努力,进而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领导状态。  相似文献   
29.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管理评论》2024,(1):236-250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大大促进了西部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依然比较缓慢,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比较明显。在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精神提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