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社区行政化的反思:现实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行政化使政府效能改善和公民社会发育陷入双重困境,社区行政化源于路径依赖,解决这一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引入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念,推进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综合改革,构设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系.要缩减政府在社区的权力,回归社区自治性质,需要进行社区事务分类治理,推进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综合改革.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小而强"的政府,培育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42.
43.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调研,为湖北省“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提出了八点意见。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第一轮大规模城市社区建设已经过去了5年,这5年期间,湖北省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基础建设”,包括社区规模的调整、社区基础设施改造、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与管理体制建设等若干方面。但是湖北省社区建设仍然面临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大中小城市(城镇)社区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社区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的社区建设一方面应继续加强社区基础… 相似文献
44.
我国传统的环卫服务体制是街道环卫所集管理、生产与供应为一身,带来环卫服务的低效率.环卫服务体制改革方向是把环卫服务的消费者、供应者、生产者分开,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将它们有机连结起来,合作生产.区分供应与生产,有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公共服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45.
社区治理面临从“国家-社会”到“行动者”的视角转换,把居民自治放入社区行动者关系网络,能够更好地看到居民自治的发展样态及其变迁过程。研究发现,自治权即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的配置状况,是衡量自治程度的核心变量。行动者对自治权的分割形塑了行政主导型、市场导向型、社工给予型、混合杂糅型和社区自治型五种社区治理类型,产生了不同的自治效果。社区居民自治是多元行动者集体建构的过程,行动者的互动关系促成了新的自治空间的产生。为有效推进自治,相关主体要重塑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以激发居民的主体性为宗旨,充当好自治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始终围绕“如何使居民自我行动起来”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居民则要充分借助外部力量,不断激发内部潜能,依托自组织行动起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社区居民自治的表现形态可能是复合型社群自治。 相似文献
46.
新时代社区治理面临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激变与重构,高强度的社会流动性与住房商品化趋势冲淡了社区共同体色彩,造成“陌生人社区”和“消失的邻里”等困境。“有邻居无邻里”逐渐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社区逐渐成为人们吃饭、睡觉的地方而距离人们生活“栖居地”的空间角色越来越远。重建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是学界永恒的话题。互惠理论强调一种创造性社会交换关系,为解决社区邻里建构困境提供新的分析视角。通过邻里互惠主体与特定互惠环境的相互作用,基于“给予—接受—回馈”的互惠机制得以构建,并形成“价值—制度—角色”三维一体的解释逻辑:以“互惠共生”为价值引领,通过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传统和情绪中介凝聚邻里共识;以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互补式嵌入型构邻里互动规则;以互动链条为抓手,通过给予型互惠、接受型互惠和平衡型互惠三类行动生产邻里价值。 相似文献
47.
如何处理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是目前社区建设的难点问题,也是关乎社区建设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成功理顺区公安分局与社区关系的做法,无疑是处理政府与社区关系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8.
“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术界流行的社区自治概念缺乏理论解释力 ;根据自组织理论 ,社区自组织是指社区成员通过面对面协商而自主走向有序化的过程 ;社区自组织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独立的权利主体、被集体确认的公共利益、面对面协商机制、人际关系网络、自我约束秩序 相似文献
49.
“弯着背做事,翘着屁股挨批”,是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真实写照。谁都知道现行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居委会统管模式是无法应对城市社会问题和满足居民需求的。“为居委会减负”不仅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也成为政府的行动。按照传统做法,既然单靠居委会一个组织难以承担政府下派事务,那么就增加机构和人员,社工(社区专干、社区干事等)和社区工作站也就应运而生。增加做事的机构和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委会的任务和压力。但问题是,这种做法依然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延伸,是政府“腿”的延长,是纵向到底的行政机制的强化,居… 相似文献
50.
现如今,"小悦悦事件""碰瓷事件""跌倒老人无人搀扶"等社会现象突破了道德底线,社会陷入了以邻为壑的冷漠。好人"吃亏"成为一种大众心态。转型时期的中国,公民责任和志愿精神成了最稀缺的社会资源。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不缺乏志愿行动但缺少公民责任和志愿精神,因而志愿行动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