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诗人陆游在卜居家乡绍兴镜湖流域时期,创作了大量以当地社会风貌和民情民俗为题材的诗歌,不妨称之为“镜湖诗”。这当中有不少作品对当时镜湖地区农村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描述,反映了南宋中期江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江南农村经济和市场发展形态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例证。  相似文献   
52.
陈亮是南宋事功之学的著名学者,其反理学思想的形成,既继承和发展了早期事功学者的有关观点,又与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发展道路密切相关.随着理论思考的不断深入,他对理学的态度也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与朱熹的辩论."朱陈之辩"主要围绕对"道"的理解、"王道"与"霸道"、义理与利欲、成人之道等问题展开,反映出两人在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理论分歧.这场辩论是事功之学和理学两种思潮尖锐对立的一个缩影,其实质是双方对社会现实看法的差异和新的历史环境下对儒学的不同改造与发挥.  相似文献   
53.
宋时期,两浙城市普遍建立起较完备的市政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有厢坊制、隅坊(巷)制、厢界街坊(巷)、坊巷制和界坊(巷)制等不同形式;在治安体制方面,府州城市一般实行军巡制,并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县级城市则大多沿用由县尉直接管理的传统模式;在赋役征发方面,城市居民主要承担地税、役钱、和买、身丁钱、夫役、差役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不少城市形成了垃圾清理、沟渠整治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4.
宋元时期,绍兴地区文化发达,文人群体活跃。他们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地方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绍兴教育的兴盛与发展,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文人群体价值观念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55.
南宋时期,随着市民贫困化现象的不断加剧,江浙城市的贫困救助日趋活跃,其救助对象包括贫民、穷民、流民等不同社会群体,求助内容涉及赈饥、救寒、助医、助葬等诸多方面,救助方式包括有偿赈济、无偿赈济、集中收养等.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社会救助开始突破原来的荒政模式,由临时性的灾荒救助转向日常性的生活救助,而且城市越来越成为官方救助的重点.但此期江淅城市的贫困救助是很完备和不稳定的,许多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6.
南宋两浙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时期,随着农村市场的快速成长和社会经济的高涨,两浙地区的农村家庭经济发生不少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向和特点.一方面,家庭的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越来越由传统的自产自给走向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家庭生产的专业化现象日益增多,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副业、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专业户.与此同时,家庭副业普遍向具有商品生产性质的"兼业"形态转变.这些变化虽尚未达到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基本结构的程度,但从中反映出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开始朝着市场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7.
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历史地位陈国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今钱塘江以东)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学术昌明,流派纷呈。其中,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俱以注重事功、提倡实学、讲究学术研究的经世致用闻名于世,是当时...  相似文献   
58.
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开埠通商和口岸贸易的兴起,不仅使城市经济越来越多地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之中,而且对传统自然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引发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则直接反映出城市经济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但这种近代转型远未完成,呈现出传统性、近代性和殖民性互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
本文概述了吐鲁番出土的来自敦煌的官府文案、写经和唐人文学作品,作者指出,未来敦煌学的发展,需进行广泛联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陈国灿 《浙江学刊》2001,5(1):156-160
两宋时期,两浙路是城镇最为兴盛的区域之一.就州县城市而言,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综合型、经济型、政治型、港口型等多种发展形态;就市镇而言,不仅表现为环城卫星市镇、农村工商业市镇、港口市镇和乡村墟市等不同类型,而且其社会形态日益呈现出城市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两浙地区较为完整的四级城镇体系.但两浙各地城镇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等级体系也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