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13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37篇 |
劳动科学 | 50篇 |
民族学 | 184篇 |
人才学 | 139篇 |
人口学 | 80篇 |
丛书文集 | 1824篇 |
理论方法论 | 441篇 |
综合类 | 4117篇 |
社会学 | 572篇 |
统计学 | 2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497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467篇 |
2010年 | 465篇 |
2009年 | 480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433篇 |
2006年 | 340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42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271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65篇 |
1985年 | 64篇 |
1984年 | 72篇 |
1983年 | 61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44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30篇 |
1975年 | 8篇 |
1962年 | 10篇 |
1958年 | 7篇 |
193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特殊扶贫开发政策助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30年改革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确定贫困县标准、安排扶贫资金、优惠金融信贷、发动社会参与、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的、倾斜性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升,地区综合实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2.
提高设施园艺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要提高设施园艺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验技能,在精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预备实验,特别是在讲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要始终坚持进行课后总结、严格考核评定成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3.
这是令人震撼的悲壮场面。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老师,您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像一双安全温暖的翅膀,护在学生们身上。他们活了下来,您却走了。救援人员含泪将您已经僵硬的双臂锯掉,才将孩子们救出。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可持续发展·义务本位·文明的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呼唤义务本位的法律精神 ;具有普遍意义的义务本位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观的推行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质的飞跃 ;义务本位是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飞跃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7.
陈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58-362
公共利益是一种必要的善。公共利益在立法上频繁出现却含糊不清,其概念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城市房屋拆迁实践中的滥用,使得有必要在法律上通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通力合作实现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界定公共利益涉及宪政体制下的分权问题,立法机关负责对其进行原则性规制,行政机关负责执法过程中具体把握,司法机关负责纠纷出现后的裁决,征询意见、听证、公开和补偿救济等程序的设计均有助于公共利益界定中正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8.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风景区的规划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的竞争日渐激烈,旅游风景区要想在这种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需要风景区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参与。而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多样。因此,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当前风景区系统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在风景区的规划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协调发展的系统,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从而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9.
陈壬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
一、什么是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又称文字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因为通假字同本字在读音上必须相同或相近,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语言中的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是凭借语音这个物质外壳来理解对方思想的。古人在记录语言里某一个词的时候,有时用本字,有时不用本字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用来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字就叫通假字。例如早晨的“早”,本应写作“早”,但是在下列句子里却写作“蚤”: 相似文献
170.
陈福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1)
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和在校生陆续出版了一批学术论著,显示出一代新人的虎虎生气.其中有的著作得到了学术文化界的较高评介,本文评介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即是一例.该书作者是我院文学系1981届毕业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该书已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今后本刊拟陆续发表对我院师生学术成果的评介,希望得到院内外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