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矛盾问题,人们要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不受现象迷惑,不被各种偶然因素摆布,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得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偶然中把握必然,主动地驾驭客观觇律,就得学习唯物辩证法,确立辩证的思维方法,才能防止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客观世界从外观来看琳琅满目,纷呈繁复的具体事物和现象,而内在是联系和转化,构成了矛盾  相似文献   
22.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哲学教学中,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被忽视,就是被贬低和曲解;特别是这十年来,林彪、“四人帮”更是钻了这个空子。他们把同一性变成了融合矛盾、调和矛盾的同义语: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分析对敌斗争,那就是搞阶级调和;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认识人民内部矛盾,那就是中庸之道;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研究计划经济,那就是搞消极平衡;等等。一句话,把同一性从对立统一中一笔勾销,剩下来的就是“对着干”、“斗、斗、斗”!对“四人帮”肆无忌惮地贬低、抹煞同一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理论上很有清算的必要。我们应该为同一性恢复名誉,“落实政策”;应该十分重视同一性在矛盾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同一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想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谈  相似文献   
23.
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党的一贯传统。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对改变前些年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治理整顿顺利实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形式主义、假大空、花架子、走过场等一些以前被抑制住的“左”的东西又开始复萌。对此,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4.
在真理的标准问题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应当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作为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只能是检验真理的手段、途径。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5.
后工业化、后苏联社会主义和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求我们回归"三个维度"的原点;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环境恶化呼唤转换发展方式为新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社会失衡要求把以人为本贯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人与自身关系的维度:主流意识流失催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回归和重构;赋予科学发展新的内涵,制定新的战略和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6.
寝室文化建设是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阵地,艺术类学院普遍学习能力薄弱,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在课余生活中往往是与荒废时间联系在一起,创建学习型寝室,是对艺术类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课题,创建学习型寝室是高校寝室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寝室文化和学风的范畴以及相关性研究分析比较,探讨如何创建艺术类高校学习型寝室的有序展开的绩效和成果,促进学院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为通过生活园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27.
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文章应用认识论揭示科学发展观在面对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中应运而生,用辩证法阐述在扬弃非均衡发展中构建新的均衡的战略选择,用唯物史观说明把社会建设从其他建设剥离开来,和谐社会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并把它贯穿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及其共同规定性入手,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9.
改革和发展:为消灭腐败创造条件陈章亮对腐败的严重性和反对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为大家所共识。但在腐败的成因和反腐败的方法上,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一种是把腐败归咎于旧的社会制度的残余和剥削阶级的影响,是“治党不严”、“惩处不力”所致,对于社...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应当包括经济基础和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并有一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形式。可见,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是构成一个社会复杂的结构和层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这些不同的结构和层次的改造,分别属于物质文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社会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社会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