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雌雄同体且法力无边、能够生化万物的"道德主体",已经成为今天道德的最大敌人,大大增强了变道德为任性的可能性。要防止这种可能性,则必须深入到儒家的"本体论"层面:在不断提高"孝"之地位的过程中,儒家通过追溯其根源,发现了人与自己的世界的两性性交式的源始争斗关系,从而强调两性性交的本体论象征内涵。这一本体论的建立,表明道德只能是一种不断争斗的历史过程;而将儒家的"本体论"与康德两层世界下的本体论直接勾连,却也使得某种即道德即本体的趋势加强,道德蜕化为某种感悟的凶险降临。 相似文献
22.
23.
陈迎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在先秦哲学背景下,就几微性对《孙子》分三层论述:“求之于势,不责天人”,视战争为争斗变幻的整体;“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在败亡的惮惊中兵者先行把捉了这一整体;“天命靡常”,“天地孰得”,兵者从时入化地将斗争具体展开,切实融入整体,在“势域→生死→天时→势域”中领会了用兵之道 相似文献
24.
陈迎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13-17,26
通过对西方哲学的理性概念与中国哲学的性理概念的有意识勾连,现代新儒家建构了一种道德的知识学,一方面高于西方知性层的知识学,"护住"中国哲学道德心性的主位性,另一方面却足以成就西方知识学之实,"开出"科学与民主.从这种道德对知识的胜利中,可以见出现代新儒家的良苦用心,但亦显现出与其良知的傲慢结伴而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25.
牟宗三对荀子判法的先扬后抑,十分引人注目.这既反映了荀子思想本身的复杂性,也体现了牟先生哲学道路的转进,更透露了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性问题时所遭遇到的困境.本文认为,一、牟宗三前后期对道德与知识、中国与西方等方面关系的不同论述,有着某种自我建构-解构的循环功能;二、前期对荀子认识论的重视等,能够部分解除后期智的直觉的道德形上学的意识形态遮蔽性;三、客观精神的建构,在保证儒家能够针对中国人的生存现状而言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儒学的存在论意义也应该奠基于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