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对青年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探求政策实施中的配套措施。方法:对南京市400名一孩青年父母进行实证调查,了解他们的再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一孩青年父母有再生育意愿的仅占14%;一孩母亲的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家庭再生育意愿越高;意愿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怕孩子成长孤单、减轻孩子养老压力和抵御失独风险;经济压力大、带教孩子太辛苦和年龄身体原因是不想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结论:南京地区一孩青年父母的再生育意愿很低;传统的教育观、养老观、家庭观促进了二孩的生育意愿;功利主义教育观与攀比型生活方式阻碍了二孩的生育意愿。应积极倡导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制定鼓励二孩生育的福利政策和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2.
反贫困治理体系创新既是帮助穷人的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中国的反贫困正在从临时的、项目制的治理转向制度性治理。为了提高反贫困治理绩效,中国政府在反贫困治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其中4个维度的创新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反贫困治理重心的下移,包括扶贫理念贴近群众、帮扶措施要精准和工作人员下移;二是反贫困协作治理框架的形成,包括跨部门领导小组及多部门参与反贫困措施和贫困县涉农资金县级整合;三是反贫困中不同利益主体参与的扩大,包括目标人群、社区居民、合作社、第三方机构、商业主体的参与;四是反贫困治理工具措施载体的多样化,针对多样性的致贫原因实施多样化治理的工具,并探索治理工具的时空组合。当然反贫困治理体系机制改革在这4个维度仍有许多亟待探索研究之处,如基层单位自治能力的提高、长效机制的建立、内生动力的强化、商业盈利与扶贫效果的平衡以及政策实施过程的完善。  相似文献   
33.
在线产品定价是平台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两阶段混合预售是线上销售的一种主流模式。顾客在线上购买过程中,支付方式和预售模式对消费者行为和产品定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两阶段混合预售模式,本文考虑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产品定价模型,得到了在线产品的最优预售价格、最优销量和最优利润,分析了支付痛苦钝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在线产品最优定价的影响机制。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两阶段混合预售策略更有利于卖方收益最大化;受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影响,折扣预售并非一定是产品最优选择策略,痛苦钝化因子是影响产品预售策略的重要因素。本文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平台经济下的顾客行为和产品定价研究,为平台企业和商家制定预售和产品定价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孟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性善论"入手,从审美观、人格美的塑造、美感的普遍性规律及艺术美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孟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5.
立足西方哲学视域,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层面人手剖析相关概念。有神论主张世界二分。认为外在于世界的逻辑的、永恒的、人格化的精神实体乃世界本原;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无限之矛盾,给予个体终极生命关怀,却导致价值目标外化。无神论超越有神论,在世界之中寻找构成它的统一基石,由此分化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流派:前者以自然的、生物的要素为基石,后者以个人意识或其逻辑外化为基石。两者均采取静止的、非历史的或者纯逻辑的推演方法,注定无法将自然与人真正融为一体,最终未能在合理的世界观之上建构起相应的价值观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彻底超越以往一切理论,把实践引人历史,并借助辩证法将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一方面。世界一体化为一个主体与客体互化的有机过程,规律不断生成为客观且能被人认识的“在”;另一方面,这些规律在历史活动中经过逻辑提升必然成为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原则,即共产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36.
雒京华 《社科纵横》2013,(6):99-101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构建文化大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力推动转型期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7.
名企中层管理者培训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月 《人才瞭望》2005,(8):64-64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和学习社会为特征的新时代,在学习社会,人们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便是学习。要留住企业的中流砥柱——中层管理者,尤其是留住中层管理者的心,光是提供优厚的奖金待遇无疑是不够的。不断地给中层管理者充电、加压,满足其对不断进步的需要,使其在工作中体会挑战的乐趣和自我的价值,这才是现代企业留人的真正秘诀所在。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名企是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中层管理队伍的。  相似文献   
38.
《长恨歌》主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莉 《唐都学刊》2001,17(4):33-34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仍然停留在文字和事件的表层意义上;如果从象征或寓言的意义层面来看,《长恨歌》表现的应该是人的悲剧,是对于人生顾此失彼的尴尬处境,对生命难得完满的必然结局的深切悲叹。  相似文献   
39.
40.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最重要的发展理论之一。它在我国的三大实现原则是全面性、全球性和生态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