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介绍了女权主义翻译与研究的背景以及女权主义翻译者的主张,指出加强对女权主义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研究对译介学和翻译研究发展的重要性。从西方女权主义翻译及创造性叛逆的实践入手,分析了女权主义翻译在文学领域的发展趋向和女权主义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的影响。女权主义有意识的叛逆翻译观是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西方女性对女权意识挑战的产物,表现出的女权意识的觉醒,必然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本文用推广的Tanh-函数法,即Sechq-Tanhq方法,给出了多分量Schr(o)dinger、Klein-Gordon方程组及Kdv方程的孤立波解,即给出方程(组)的下述形式的孤立波解,(φ)n=∑Nr=0an,rur ∑Nr=1bn,rvur-1其中u=sechq(·),v=tanhq(·).  相似文献   
83.
在交际语言教学中,所教授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会促进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84.
对文学经典进行广泛和深入的阅读,是文学创作者以及文学批评家的必备素养,是普通读者提高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大众感受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历史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参照当下文学现实,从文学经典对于创作者、批评家和大众读者三类人群,以及对于文学生态和整个民族所具有的意义角度,来阐释文学经典所具有的参照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5.
韩伟 《江淮论坛》2023,(1):164-170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理性时代的开端,其重要肌质是礼和乐,基本发展动力是礼与乐的张力互动。周民族的祖先信仰以及由之形成的人鬼崇拜和农耕情结,构成了基本族性,它为礼、乐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周礼“损益”殷礼而来,其实质不在于礼仪、礼器、礼制、礼义的革新,而在于理性精神对商代的非理性传统的改良。周乐德性内涵的确立动摇了长久的巫性传统,以乐器、乐官、乐舞为内容的雅乐制度构成了理性精神的现实保障。周代理性精神至少表现为以祖先崇拜为标志的人鬼信仰、以秩序性为征象的社会管理、以德性和谐为目标的人性追求。  相似文献   
86.
本文用推广的Tanh-函数法,即Sechq—Tanhq方法,给出了多分量Schrōdinger、Klein—Gordon方程组及Kdv方程的孤立波解,即给出方程(组)的下述形式的孤立波解,φn=∑Nr=0αn,r^u^r+∑Nr=1bn,rνu^r-1其中u=sechq(·),ν=tanhq(·)。  相似文献   
87.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样式,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其产生之初,便引发学界对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媒体批评是顺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批评类别,无论对其持否定意见还是肯定性的认可,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家所关注并思考。文章试图对媒体批评进行学术性界定,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其价值作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8.
报告对近十年来革命根据地法制研究的学术著作、各类学术出版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旨在通过对十年来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总体介绍,力求总结其研究的经验与成就,分析其不足,并试图对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力所能及的前瞻。  相似文献   
89.
文章对何谓象形、象形次第与功用以及是否有合体象形字等方面,观照前修时贤之研究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象形无论取象全体与部分,都是对事物的典型化、抽象化和符号化,代表的是事物的整体,其深层次历史性的原因当渊源于先文字时期的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象形与指事的次第,则在于指事字中之纯符号与在象形基础上加注指示符号两种类型的具体分析上,何者为先?当得区别而论之;作为造字字根或字元的象形,其功用不仅在于构造字形,还在于通连字义和标示字音,其在汉字孳乳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用;象形字有无合体,要就字体形态、构成构件和研究历史总体等诸方面进行考察,结论是严格把握其归属,维持其独体之原则.  相似文献   
90.
韩伟 《唐都学刊》2013,29(5):23-28
“报”是中国民间习惯法的一个效力来源。“报”之效力可分为两种:一是正面的互惠之报,它维系了互助、互利的诸多习惯法的效力;二是“报应”、报复之报,它形成了某种现实的或心理的压力,同样赋予习惯法以效力。“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其对民间习惯法的效力保障,对于当代社会的法律秩序塑造,亦不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