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做出的突出的哲学成就,就是以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马克思当时使用的术语来看,虽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存在这个提法,但已是一种全新的解读。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自然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不但把自然看作是直观的对象,而且看作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历史领域,并用“人化自然”说明人的本质,说明人特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与伟大力量,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本文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自然界是人创造的;离开人的实践,自然界只是一种虚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只能被理解为人和“人化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说到底,整个人类历史就是通过不断地认识和实践,使“非人世界”转化为“属人世界”即“人化自然”,从而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42.
自然科学在学科上的分化,西方近代哲学隐含着一个哲学与全部科学之间的论题,它表现为哲学面对科学的自我思考,这种思考在近代之末使哲学成了"科学之科学".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只是哲学."无定性"的哲学使其关于自身的观点处于恒久的变化中,并与科学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哲学使命不在于使哲学站在科学面前为自己的当代生存权辩护,而在于通过对人以及与人有关的世界的反思,通过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43.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以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遵循其生态整体观的独特理论旨趣,它批判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残酷迫害,赞扬了中国道家思想中包含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领导人的积极生态文明实践,从而指出了当今中国才是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相似文献   
4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显示出一系列新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新趋势、新特征的研究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观的首要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国家资本主义 ,是一种有别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新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甚至发生了部分质变 ,但不能把“部分质变”等同于根本质变 ,将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个新阶段视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或资本主义的全新形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发展和新变化 ,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与探讨 ,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5.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流派中,由许多是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诸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故也存在着一派名日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但这一思潮的研究似乎从其产生之初就受到某种程度的"诟病".深入思考其原因,在于这一称呼中包含着"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想倾向,而现有的研究似乎没有充分体现出"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所应有的理论性,即没有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理论高度去思考问题.在我看来,二者的结合应该代表一种哲学上的理性思考,一种面对时代问题所做出的真实思考.具体说来要想深入研究这一思潮就应该首先对其特有的问题意识、前提性问题、思维方式及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6.
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极具特色,它既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又吸取佛、道二家"虚无"、"无为"等思想精华,自成一派地表达了自身对世界以及人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解。而国内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常聚焦在张载、朱熹以及"二程",本文便以张载《正蒙》作试,一改对张载传统认识论的理解,将其"理气观"置于"道、形、气"维度,试图以西方形式逻辑的论证方式打开张载由"理"生"道"的辩证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47.
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成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文既依从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逻辑,又结合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对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加以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问题,以此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48.
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理解西方哲学史?这是西方哲学史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把握自身、理解自身,对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逻辑作出总结和揭示的历史。对于这样一部思想性的历史应该用思想性的研究范式把握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我们将西方哲学的发展逻辑概括为从"能否思想"到"有无意义",以期沿着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逻辑重新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把西方哲学史丰富的思想内容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49.
葛兰西在对霍布斯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社会契约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之所以说特殊,原因就在于葛氏的社会契约论实则是无产阶级在温和的表面下借助有机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中以阵地战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捍卫自身利益,使自身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一种设想。虽然葛兰西的社会契约论为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宝贵的路径,也使得社会契约思想继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熠熠生辉,但这条路径毕竟设计得太过理想化而缺乏对现实可操作性的慎重考虑,难免会落入“乌托邦”,向现实低头。  相似文献   
50.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的变化,才结束了旧哲学,实现了哲学变革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今天,就必然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文明主体的发展与建设。同样,只有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看待市场经济规范的文明主体,立足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树立全方位的市场意识,确立现时代的人文精神,真正搞好文明主体建设,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