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传湘同志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5期发表了《再论“绝对理念”并非时间上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又一次强调了“绝对理念”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互不可分的观点,并回答了我们的质疑。为了澄清问题,我们再谈几点浅见,以就教于张传湘同志。 我们认为,黑格尔主观上是想建立一个“绝对理念”对客观事物逻辑上在先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但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对外部世界有两点优越:一是可以“独立自存”,二是现  相似文献   
2.
人们一般都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命题,代表了其朴素而又深刻的辩证思想的精髓。因而有各类有关书籍中,这一判断总是被当作辩证法的绝妙说明来引用。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说这一命题就能代表这位爱菲斯哲人辩证思想的深度,那么,这显然低估了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价值。实际上,这一命题所指称的只是辩证的现象,而没有触及到辩证的本质。因为  相似文献   
3.
南橘北枳是许多人都理解的道理。不同的民族或群体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生活方式,形成不同文化特征。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显然不同于生活在赤道的非洲人,居住高原的人也不能按海边人的方式来生活。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明白这一浅显的道理,总是"唯洋是举",觉得应按照西方人的样子生活,甚至按照西方人都做不到而只是说过的样子生活。人类之间能够而且应该进行交流和借鉴,交流互鉴推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人学研究的历史学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学是人类自我认识的知识形态。自人类产生以来,人就不只是想认识作为外部环境的客观世界,而且也试图认识自己。近代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甚至强调关于人性的认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之中占据中心位置,认为没有关于认识主体自己本性的真实知识,人们关于其它事物的知识也就不会是完备的。譬如,在休漠看来,任何学科,不论它们看起来与人性离得多远,终究都会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性上来。因此,一切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人性相关,对人性的认识是其它一切认识的前提。对于这种人本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来说,人性似乎…  相似文献   
5.
公共社团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北美社会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以及新出现的虚无主义、社会联系断裂和选择余地日益萎缩的社会反常“病症”,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北美学术界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公共社团主义”的思潮。本文论述了这一思潮兴起的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评述了构成这一思潮的理论核心,即以社团为本原的人格形而上学,以及以社团为中心的政治哲学、以共同的善取代个人权利优先性的伦理学。文章指出,公共社团主义是作为后自由主义出现的,虽然它在话语上构成了对自由主义的否定,但它因过分倚重历史和传统而缺乏现实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6.
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震 《学术研究》2004,(4):15-17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已经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本刊特邀请有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予以探讨。在本组文章中 ,赞成者、反对者、困惑者均有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史学界对后现代思潮的几种主要态度 ,希望本组文章的刊发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7.
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作为智力资源密集的社会组织,应率先实施知识管理。文章首先探讨了人类知识活动的全息结构特征,并从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分析了大学基本职能和大学知识活动系统,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大学整体知识能力的大学知识管理体系,试图为现代大学知识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球文化冲突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刚结束时,习惯于以敌人的存在及其潜在的威胁作为国家公民团结的动力的美国,一时失去了共同的斗争目标,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感觉。在尝试寻找自己的敌人或“对手”的过程中,新保守主义曾经一度把主要目标指向中国,但是国际斗争的现实却迫使美国暂时放弃(或许更准确地说是搁置)  相似文献   
9.
<正> 系统理论和系统科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学科。在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之际(他于1784年7月30日奄然长逝),我们纪念他,是因为这位具有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阐述了许多的系统思想,并实际运用了系统方法,甚至某些地方接近了现代系统论,是系统理论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 威廉·狄尔泰(1833—191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对现代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对狄尔泰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一次批判性分析和研究,乃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