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古诗英译中的背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古诗英译中的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地理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词中折射出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不乏颇具中国特色的妆饰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中国古诗词中妆饰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在翻译中应遵循不同的原则和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在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中时令节日的情况十分复杂,它涉及到风俗、文化、天气、作者心情等诸多因素,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的意图,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译出相应的———真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亡国咏怀诗自古以来乃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视阈及独特情感载体,诗人们大多沉湎于哀时的情绪中,并以其特殊的敏感,沉重的感叹,体物于工致,抒情于深刻,此种宗国之哀显出诗人不忘世事之痛,赋予诗歌哀婉的基调。本文将从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入手,向译语读者传达亡国咏怀诗歌的别样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曲英译中声音文化的展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声音美是指通过平仄、韵脚等达到的韵律美.大多数学者重视狭义的声音美而忽视了另一种声音美--广义的声音美,即声音的文化内涵美.在古诗词曲里,不同鸟类在不同情境下其叫声引发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本文以此为例,从声音文化内涵意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展现诗歌的声音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姿的世界.作为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古诗词已成为承载中华悠久壮丽文化的独特载体.而山水文化更是其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题材,为诗人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文章将从名山文化和秀水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中国山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别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历来为我国人民所传诵。随着唐诗宋词英译本的不断问世,也逐渐为世界人民所了解、喜欢。唐诗宋词对世界文化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美国的意象派诗歌的兴起就是唐诗宋词对美国文学的贡献。随着唐诗宋词英译的兴起,作品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这里就唐诗宋词的英译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行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有其相似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一面;因为其相似,故能相互沟通,相互翻译,因为其不同,故能自成一体,独立存在于世,流传千年而不至泯灭。英、汉语言也是如此。英、汉语言在语法上的相似性,给翻译带来了许多便捷之处,其不同性,又给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旨在分析英汉语言在语法构造上的差异性及其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达到翻译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20.
鸟类文化是动物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视阈及独特载体。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鸟儿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含义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本文将从鸟类寓含身世与鸟类寓乡愁两个情感层面入手,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鸟类意象的别样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