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4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220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670篇
理论方法论   169篇
综合类   1369篇
社会学   192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关乎国家发展主体合力的生成与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更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短视频解释性、场景化和感染力的特质优化了国家认同教育空间体验,创新了国家认同教育话语表达,开创了国家认同教育多元风格,重塑了国家认同教育作用圈层;但在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商品逻辑的操控下,短视频行业跌入了“欲望泛化”“感性狂欢”和“物的迷恋”的怪圈,衍生出了消解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隐性因子。面对潜伏性危机,高校必须分析和挖掘国家认同教育与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内在契合点和价值共生点,强化内容认同、角色认同、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促进国家认同意识的内化与外化。  相似文献   
102.
以台风“山竹”为例,基于微博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网民情感传播网络的结构特征、传播层次及路径,探究关键节点的情感影响力和传播路径上的情感变化,并总结出网民情感传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可预测性灾害中灾前阶段的网民情感传播最为活跃,变化也更为复杂;网民情感传播路径较长,情感倾向会受到多个传播节点直接和间接的综合影响;网民情感传播路径上转发量较大的关键节点对网民情感的影响力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本文构建了分析环境污染与村庄经济的EKC模型,基于2016年CLDS社区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污染与村庄经济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村庄经济之间明显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该关系在控制其他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矛盾依旧突出,而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中,由于治理能力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正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相对于中东部地区,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问题在西部地区村庄较为普遍。本文政策含义在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充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避免发展初期环境保护不够和发展中后期补救与治理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4.
105.
黑格尔法哲学与近代自然法的关系经历了 一个由批判到重构的过程,批判的是近代自然法以契约形式建立国家的经验化或主观化处理方式,重构的是从意志自由的立法能力来构建国家伦理,从而为近代自然法传统寻求更为科学的正当性基础,其实质是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真正完成,进而成为最完备的自然法.在黑格尔那里,意志自由的理性化进程就是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6.
试论西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的政治哲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恐怕要数自然法学说了。上始公元前六世纪,下迄二十世纪的今天,中间除了十九世纪的短暂衰落外,自然法学说一直绵延了悠悠二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学说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即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欧中世纪时期,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十九世纪末叶以来的垄断资本  相似文献   
107.
马天剑 《社科纵横》2009,24(2):114-116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行业中一个很光鲜的角色,而其演艺化日渐成为一种潮流。但这造成了许多问题,对媒体及主持人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与后果。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提高警觉,才能将其负面影响化解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8.
论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基本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是人的问题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被作为人的问题的两个独立方面加以对待。这既不利于对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对人的问题本身的深入研究。为了解决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统一,考察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基本规定是理论上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发展的实际意思就是:每个人作为人的各种作用、各种能力的全面、自由、充分、协调的发挥;人的价值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和活动对他人、他物以及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能够实际产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风险不足 (一)相关法规不健全。 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欺诈行为虽然无法完全杜绝,但它有着一套严厉的处罚制度。违法违规者最怕的并不是刑事诉讼或监管部门的处罚,而是干百万受骗中小股东提出的民事诉讼。在美国,违法者一旦染上民事官司,其下场常常是身败名裂,不但变得一穷二白,而且丧失东山再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0.
马宁 《阴山学刊》2014,(2):5-10
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在中性技术的作用下从大众传播语境到新媒体语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些变迁对如何解读新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大众媒介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在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关系变迁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数字化和关系化、信息网络的社交化和媒介化、多场域复合扩张与连续在场,共同呈现出已成为技术现实的无处不在的媒介和持续不断的信息流,而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变迁将让这种技术现实继续转化为社会现实,并带来信息价值和媒介伦理等值得反思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