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21.
顾名思义,山水诗的内容是古人歌咏大自然的登眺一类的作品。自古迄今,诗人歌咏祖国的山水者,真是不可胜数,但是,山水诗发生的时代,却比较其他种类的诗为迟,这是因为,山水诗和人的实际生活关系比较小,试看古代艺术的题材,如绘画、雕刻等类,最初都是以人类的生活为对象,如我国汉代的石刻画象,甚至埃及古墓中的画象,都是反映人和人的社会生活的,专门描绘山水的倒是闻所未闻。诗的题材之发展也是这  相似文献   
22.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创造的”(《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诗的想象应当是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创造性的想象,才能使诗的艺术构思新颖别致,而不是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23.
郭璞简论     
<正> 自汉末至隋代四百年间,政纲废弛,道德沦亡,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文人学士莫不感伤万端,或寄情于山水,或托志于文章,遂成一时风尚。西晋末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及至孙绰、许询、桓温、庚亮诸公,竞作玄言诗,“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已尽矣。”此时唯河东郭璞,“用隽上之才,创变其  相似文献   
24.
从诗词叙写感情来看,诗人往往为情造文,词人又往往为文造情。前者,任情之所至,直笔随之,并不讲究倚轻倚重;后者,则往往失之浮华,貌固富丽,而情采则汪汪无依。所以,古代的词家,往往从沉郁着力,即,一切感情要通过理智和艺术的思考,那么,一切浮响肤词,便自不绕其笔端。温庭筠(812—866)与韦庄(836—910)这两位词的“鼻祖”的词,便具有这样的特征。举凡痛苦、凄婉、幽怨、决绝的感情,无不以沉郁出之。尽管韦庄秉性旷达,其词颇多爽快清新之语,而温庭筠的词浑厚,若隐若现,欲露不露,但是总的感情格调,都在以上这四个方面表现,现在顺序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美学角度来探讨陶渊明诗文中“真”的境界,指出其“真”的境界来自于陶潜对生活的真诚、来自于人格的力量;同时又分析了“真”的境界的构成因素及其特点;阐述了这种“真”的境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6.
论曹丕诗赋的艺术特点高国藩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形成中国历史上著名三国鼎立的局面,动荡年代渐渐安定下来。又过十二年,曹丕在曹操死去的建安二十五年(220)冬天,就迫使汉献帝刘协禅位,自立为魏文帝,于是正式开创三国时代。他执政七年,是个短命王朝...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论证了曾巩诗的民本思想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和三点历史局限性.并指出,曾巩写民的忧与乐,是他民本思想主使下诗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8.
本序文探讨了市语、行话、黑话这一类特殊的俗语的俗文化内涵,阐述了市语在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各代传播流变的情况。重要的是,它是时下全国热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俗语现象的一部分,研究它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世人所见北宋著名词人晏殊(991—1054)的《珠玉词》,莫如四库全书本为最全。它是以明末编辑的毛晋汲古阁本宋六十家词为底本,共收入一百三十七首。我们今日研究晏殊词,即以此为据。虽然其中夹杂有数首他人之作品可存疑,但是可信基本上是为晏殊的作品。世人常谓“痛苦出诗人”,但是富贵也可出诗人,晏殊便是一位富贵的诗人。晏殊一生显达,生活顺适,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正由于他生活安定,提笔作词,才能够有时间有心情细心构思,精密推  相似文献   
30.
在敦煌写本中,伯三六四五、斯一一五六两个写本同是《季布诗咏》,全篇都是七言韵文叙事诗体。斯一一五六还有尾题: 季布一卷天福四年四日记据此可知,它仅是“一卷”只有五十二句短小的“押座文”或“缘起”之类专供艺人说唱的民间词文。天福四年系公元939年,这两个写本抄于五代时期。对于这一篇《季布诗咏》的内容,学术界是有疑问的,当年王重民先生校录此文于《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