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是根据学校所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的工作岗位。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尤其是高级职务岗位,实现因事设岗,按岗择优聘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师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设置教师职务岗位的意义、原则、方法等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32.
《略论》小文发表后不久,收到了我校中文系均地同志的批评稿,题为《对<略论“建安七子”说的分歧和由来>的异议》(以下简称《异议》),读后,均地同志从文学史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具有启发性的见解,使我获得了不少教益,诚有震瞆启聋之感。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均地同志的文章,对我来说,就是一块很好的“他山之石”。然而,细读之余,还有些疑问尚未能彻底消除,愿意提出来再次向师友请教!  相似文献   
33.
一条鞭法的創立与推行,是明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問題。在我国稅制发展史上。它与戶调制、两稅制和地丁制等,同样具有阶段性的意义。由于它本身的重要性。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重視与探討。但是,明史食貨志对一条鞭法的有关問題,言而不詳。于是龄之者不能不仰賴当时的私人著作与地方史料。而这些东西的发掘与整理,有着条件上的种种困难和时間精力的局限,因而論者往往只能就手头已有的資料作出论断。于是基  相似文献   
34.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把范蠡的名字多次写在笔记本上;把宋人苏轼所作《留侯论》中吹捧张良的一段话,写成条幅,挂在其卧室床头左侧墙上,与“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条幅并列;还把刘备的“韬晦”及《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称颂刘备的诗句,分别抄在笔记本上和写成条幅悬于卧室。这些情况向  相似文献   
35.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认为"吏役"制确立于三国时期.但是,此制究竟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却因史料缺乏而无以知其详.通过嘉禾四年、五年<吏民田家莂>中"诸吏,,的状况与孙体永安元年十一月诏中"诸吏"的比较,可以探知"吏役"制从"吏役"制的初期形态到典型形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6.
张良死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张良传》云:高帝末年,张良“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諡曰文成侯。”据此,知张良之死,在刘邦死后六年,亦即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司马光《资治通鉴》系张良死年于是年,正  相似文献   
37.
《史记》一书,无官制专章。故关于秦的官制,虽在其《本纪》、《列传》、《世家》、《年表》及诸《书》中多少有所反映,但有不少官名及职权范围,多缺而不载,或载而不详。至于《汉书·百官公卿表序》,虽对秦、汉官制有概括性记载,但又详汉而略秦,仍无以知秦时官制的全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莫如“啬夫”一官。故特作此篇,以明秦时“啬夫”一官的梗概。  相似文献   
38.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我国目前的四个直辖市,分类、比较和研究各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定量分析1997-2002年区域经济的总体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而后结合人均GDP指标和新经济指数对我国四个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清楚地描述了我国四直辖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差异程序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9.
高敏 《当代老年》2006,(9):24-25
张铁生一张白卷,断送了我们这代人高中毕业直接考大学的人生前途。1973年7月,在县城高中毕业的我挑着铺盖回家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是当地首届高中生,在乡里、村里自然可算是小“知识分子”了。由于我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且常有诗歌、散文或通讯报道发表在县里的文艺杂志上或广播中,由此博得了一个秀才的雅号。那年年底的一天下午,当我正在田间劳动时,接到生产队长转达的通知,叫我明天去大队小学报到——当代课老师(当地戏称为“蛋壳老师”)。事后才知,原来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生了重病,同村的一位“赤脚教师”推荐了我。当时的小学位于大队所在地肖庄环桥头。小河边上,一排简易的平房构成了全部的校合。师资都是土生土长的“赤脚教师”,最高学历是“中师”。学生都是本大队的农民子弟。在如此简陋、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尽最大努力维持着正常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0.
《记·陈丞相世家》附王陵事云:“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诈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木朝请,七年而卒。”按吕后欲王诸吕事,在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王陵于是年免归,凡七年而死,则王陵之死在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亦即吕后死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