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民族学   5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论想象视角下族群意识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德森认为,时间认知的转变、认知手段的产生与社会条件的具备是族群作为一种想象共同体得以产生的基本条件。在分析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从族群意识得以想象成为可能的认知手段和国家生产两方面入手,论述族群意识的生产过程,从而对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族群意识变化作出一种解释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2.
元末明初,帖木儿在中亚建立了一个领土广大的国家——帖木儿帝国。帖木儿本人统治该帝国达36年之久,在此期间,帖木儿与中国的关系,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许多中外文资料中都有记载。但因种种原因,许多资料的真实性,不免令人生疑,其中关于帖木儿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也有诸多矛盾之处。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许多难于立足之说,对帖木儿与中国明朝之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3.
论撒拉族的婚姻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对撒拉族社区的实地调查,依据调查材料和文献记载,对撒拉族的婚姻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撒拉族婚姻选择的理性思考、对撒拉族选择配偶的标准以及撒拉族社区认可的结婚年龄、撒拉族社区男女通婚圈半径及通婚的人际圈与社会圈、舅舅在撒拉族婚姻选择中所起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综合了解,概括出了撒拉族婚姻选择的文化变迁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民族社区理论是民族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民族社区研究理论渊源与发展考察,总结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分别为古典类型学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城市性理论、社区权力理论以及中国社会学派的理论,并且勾勒出了民族社区理论研究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35.
文章分析了"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指出了现行国际反恐法律制度在打击和惩治"东突"恐怖势力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遏制和惩治"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国际法律制度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6.
公元七世纪初期,吐蕃迅速崛起,成为青藏高原上一个强大的军事王朝.在政治上,松赞干布制订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与唐朝联姻修好;在军事上,对内征服象雄.统一全境.对外征服吐谷浑,占领丝路,后来,向西域进攻,与唐朝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最终导致了安西四镇的陷落,使于阗一度成为吐蕃的臣属.  相似文献   
137.
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正处于急剧发展的历史时期,传统社区格局的变迁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社区整合功能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亟需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整合机制,规范城市社区的职责与权利.本文立足于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探讨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38.
139.
对撒拉族家庭的民族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体单位。它必须履行两个方面的职能 :一方面是适应外界对它的冲击 ;一方面是调整其内部的关系 ,使自身更完整、更充实地适应社会的设置。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也可以说家庭是婚姻当事人个体活动的各种社会产物的总和。撒拉族家庭也具有个体单位与社会设置两方面的联系与互动。本文以韩热木赞老人一家的家庭生活为代表 ,通过对撒拉族的婚后家庭居住形式、撒拉族家庭的规模与结构、撒拉族的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民族社会学考察 ,揭示了撒拉族家庭在新时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0.
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具有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提供主体保障与环境保障,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重点发挥认同凝聚和关系凝聚功能,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可以提供结构和动能两个维度的支持条件,又具有价值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证明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发展人民民主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