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高颖 《理论界》2009,(6):150-151
"关乎以文,而流化天下".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之处.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性是其主导方面,但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它在完成这一功能的时候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它必须在娱乐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72.
本文基于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本地通婚的夫妇仅占所有新婚夫妇的41%;两地婚姻中,外来人口(包括落户北京的迁移人口及尚未落户的流动人口)与北京本地人口的组合占比约36%,外来人口之间的组合占比约23%,但在时序上有上升趋势。相对于本地通婚,两地婚姻的夫妇普遍结婚较晚,且多为高学历男女的组合。"双外夫妇"的增多重塑了北京的文化,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根据原拓本,校勘《翁牛特旗志》收录的《刘慈墓熟》《刘暐基誌》两篇辽代墓泰文,订正了原拓本的错误。  相似文献   
74.
阿穆尔考     
五、《崖刻》一文认为“大约天德元年(公元1149年)是汉字碑刊刻年代,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是女真字碑建立的年代”,并具体推测汉字摩崖是阿台“事后追忆往事”,“而推功于太祖,其实金太祖并未到此。及承安五年阿台之子为追念其父,又立女真字碑,具体叙述了他父亲作战升职立碑的经过”。这里边有两个问题,是无法得到解释的。其一是,照摩崖题字内容,不是一般地“推功于太祖”的颂词,而是非常具体的指明是“大金太祖大破辽军”的“息马”地,这岂不是与历史事实相矛盾吗!金太祖根本没到过这里,这段“推功”文字又从何谈起呢?其二是,既然汉字刻于天德元年(1149年),女真字刻于承安五年(1200年),汉字要较女真字早五十二年,为什么早刻的汉字要刻在摩崖的阴面,而后刻的女真字反要占据明显位置刻于摩崖的正面呢?是刻汉字时有意留待后来续刻女真字吗?这显然是不合于常理的!  相似文献   
75.
在理论构想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自编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对397名高校生物教师进行调查,探索了我国高校生物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生物教师职业价值观可以从四个维度阐述,即社会支持倾向型职业价值观、福利待遇倾向型职业价值观、情感态度倾向型职业价值观、自我发展倾向型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76.
反"藏独"     
2008年,是中国期待已久的奥运年,举国期盼,举国欢颜,亿万国人有着共同的心声:祝福2008,祝福北京奥运.  相似文献   
77.
北京市近年婚配状况的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本质上是男女双方的选择和匹配过程。文章基于北京市2004~2009年的婚姻登记数据库,对夫妇双方在年龄、城乡户籍、地区户籍、学历、婚次、民族和职业等方面的匹配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印证了婚配过程中同类匹配和婚姻梯度的存在。从时序上看,夫妇双方的年龄日益趋近,人口流动也促进了跨地域通婚的增加,这些特征改变了传统的婚配走向,使婚配更具开放性;但夫妇学历的日趋般配和跨城乡通婚的减少,也显现出婚姻匹配走向封闭的特征。基于社会交换心理所形成的男女双方不同特征属性之间的优劣互补,使婚姻梯度所造成的夫妇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从而形成同类婚配、且丈夫的综合条件略高于妻子的总体婚配特征。在大城市中,受婚姻梯度的影响,往往是条件优秀的女性承受更大的婚配压力。  相似文献   
78.
79.
近代中国和日本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向现代化报纸转变时期三个阶段.分析了两国近代新闻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报纸起源、报刊形式以及政府对新闻自由的压制程度和新闻用语改革方向等方面的异同,认为日本由于明治维新的成功,为近代报业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而中国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及封建顽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干预,使得近代报业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80.
近代中国和日本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向现代化报纸转变时期三个阶段。分析了两国近代新闻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报纸起源、报刊形式以及政府对新闻自由的压制程度和新闻用语改革方向等方面的异同 ,认为日本由于明治维新的成功 ,为近代报业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而中国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及封建顽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干预 ,使得近代报业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