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28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22.
Zeugma(轭式搭配法)是指一个词用来修饰或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其中只有一个搭配合乎逻辑或语法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有多种表现形式.这种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能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使所表达的语言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23.
杨世宏 《船山学刊》2016,(1):97-104
儒家"时"或"四时"的思想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构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时"体现了宇宙与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节律,自然万物随"四时"的演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顺时""适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根本价值;"违时""失时"都会对人与自然造成损害。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生存与发展的利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化,就必须应时而变,顺时而为,与时偕行。因此,"时"就被赋予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这是从"事实"过渡到了"价值",由"是"推出了"应当",凸显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4.
正2013年3月,我们第二批联络员响应国家民委的号召,放下手头的公事和私事,离开熟悉的工作和环境,暂别挚爱的亲人和朋友,从北京、从武汉、从成都、从兰州、从银川,从7个不同的单位,来到湖南,来到武陵山片区。过去的一年,我们勤奋学习、适应环境,我们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我们从派驻地同志眼中可能的"过客"变成片区干部群众心中的"片区人"。过去的一年,我们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我们敬业尽责、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25.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宇宏 《学术论坛》2012,35(3):86-90
社会救助制度是人类为因应贫困风险而进行的制度设计。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贫困问题,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因此,我们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应着眼于社会救助程序、管理体制和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6.
绿色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形式。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挥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作用,道德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调整形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道德机制的约束,因此,绿色经济条件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魏学宏 《职业》2014,(35):41-42
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为实现培养目标,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笔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探索与实践了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8.
实践确定质的依据是:第一、事物作为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第二、事物及其质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质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体现着主客观的统一。质由实践确定,其机理是:第一,事物的存在状态同人的实践需要相契合,事物的某些潜在功能和属性显化出来,被主体确定为该事物的质;第二,在实践中人通过思维把某一时间内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确定为系统质的某个方面;第三,事物被实践改造或重塑而形成新的系统质。  相似文献   
29.
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应坚持的原则是: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实现土地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城市土地的集约化配置需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在于形成利润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的主要路径是推进城市用地置换,改造旧城区和土地的立体化使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