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俗词语是我国五千年优秀文明的历史积淀,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俯拾即是。古诗英译中国俗词语的处理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两首古诗的不同英译本,分析在古诗英译中国俗词语的损失及补偿。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了当前特业人员安全培训中存在课时没有保障、管理松散等不足,提出了加强学员管理、强化安全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等改进特业培训工作的建议。研究结论对搞好特业培训,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归纳国内外学界关于破产管理人(破产清算组)性质的学说基础上,对这些学说进行了比较评析,并对破产管理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国外关于破产管理人任职条件的立法以及对我国《破产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破产管理人任职条件规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移民及民族问题在上世纪初引起美国本土主义者的警觉,他们主张采取移民限制政策以便维护欧裔自人主控的社会。然而移民浪潮不可抗拒,少数族裔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双语教育、多元文化主义运动为民族问题的逐渐化解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论述了普遍认同的分期的传统,及其对现代分析性学术成就的影响,并探讨了历史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及对长期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其次,通过描述中国和下撒哈拉非洲、地中海之间的文化交流,分析了复杂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的跨文化世界;第三,关注了某些宏观区域的经济资源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往来;在此基础上,第四,把欧洲人眼中所谓“西印度群岛”这样一个“奇异财富”地区的形象与当地某些产品联系在一起,这些产品经过欧洲人的改动,似乎成了欧洲本土的产品。在货物交易的同时,在跨太平洋人口流动制度的最初两个阶段也发生了人的交易;第五,亚洲文化在20世纪的后半叶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上升时期:从印度后殖民学术成就的产生开始,在跨太平洋人口流动制度的第三阶段,为数众多的男女流动人口迁居北美,只有少量移至欧洲社会。一些亚洲国家的工业化迫使大西洋世界的观察家们逐渐形成新的观点;最后并就亚洲实际的流动人口和政策同在亚欧社会工业化时期欧洲的和来自欧洲的流动人口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与中国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在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多民族性的问题。教育是传承文化、保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加两国在教育政策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实施成效以及社会功效。比较与分析两国各自的多民族教育政策,可以展示两国相互启迪与借鉴之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莉 《职业时空》2009,5(12):135-137
新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过程在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围绕“健康第一”思想组织教学,但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目前存在不少的讨论与争议。文章指出在体育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今后培养运动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共同体”是一种以共同关系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关系性存在,体现为相关人群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内生情感关系,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关系理性、价值共识和情感归属。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是推动各民族开展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与“共同体”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关系,体现在:社会交往培植关系理性、文化交流增进价值共识、情感交融厚植情感归属。坚持从关系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有机统一,对于增进共同性、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浒传》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为主要例证,将三位译者纳入整个动态翻译过程中,从语言层面、风格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表现及其文化意义,并指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能反映出译者的美学素质、文学修养、翻译主张及其文化底蕴。然而,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发挥要受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语读者的美学规范、译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杨静萍  王万雷  魏莉  罗跃纲 《职业》2015,(10):117-118
近年来,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专业教育的认证”等工程实践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育改革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为了充分贯彻工程教育改革,提高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运筹学课程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分析了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对运筹学课程的需求,构建了近机类实践导向型工业工程专业情境化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重点解决运筹学与基础数学先修课程的衔接,以及对后续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支持的承前启后作用。提出了“引例-模型-算法-应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和改进,该课程知识内容和方法体系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