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是在"高学历热"背景下,以明瑟(Jacob Mincer)方程为基础,通过控制个人能力这一内生因素的影响,估计不同个体的教育回报程度.结果表明"高学历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学历越高,教育回报越大.同时不同特征的个体追逐高学历的效果不同,突出表现为:"所在地区"为东、中、西部的个体的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别为25.66%、20.99%和12.21%;"14岁时家庭等级"较高和较低的个体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别为23.51%和19.64,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飘》创造了一个不朽的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斯嘉丽,并因此风靡世界。她一方面摒弃南方传统礼教,与时俱进,坚忍不拔,追求自由生活,追求妇女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资本家贪婪本性。批评家对斯嘉丽褒贬不一,但是对其形象的形成和读者的感受批评不够。基于此,尝试从斯嘉丽在战前、战中和战后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来探讨她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认为读者对斯嘉丽较高的认可度是《飘》赢得世界众多读者的赞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的潜能发掘发挥是无限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人的潜能,走"赏识—目标—淬砺—超越"之路,突破"极限"瓶颈,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34.
倾听的感动     
黄杰 《社会工作》2011,(3):45-45
大二的暑假我被感动看,被自己,也被他人。暑假的工作是电话营销,即打电话推销一所学校。但这所学校是贵族大学,每年高昂的学费不是一般经济务件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所以找客户犹如海底捞针.工作起来比较辛苦,经常被人直接挂电话或不礼貌的回复。但是那一天,那一件事,让我的工作快乐幸福起来。  相似文献   
35.
2012年3月31日,由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科学实验(中国-东盟研究)中心、教育部东盟(区域)研究中心举办的2011年东盟形势分析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会议就东盟十国2011年的社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2012年东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本刊编辑部主任秦红增  相似文献   
36.
从岁时民俗特征比较中韩端午节端午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岁时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中国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均为中国上古端午祭的现代传承.端午节即端午祭,祭祀是端午节的本意.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大于韩国端午祭.中国端午日举办的各种节俗活动,归结起来均与祭祀信仰有关,并有官方与民间的等级区别.现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由"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部分组成,实即相当于官方与民间的祭祀活动.自上古时期至今,在端午这一天祭祀以祓除瘟疫、祈求人寿年丰,在中国和韩国都未有任何改变.几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所有细节,都可以在中国端午节俗活动中找到具体的、同一性质的对应.  相似文献   
37.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根据最终控制人性质,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考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负债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说,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没有治理作用,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从产权性质来看,在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都没用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长期负债不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38.
本世纪40年代初,那场使人类陷于空前屈辱与难堪之境的战争已到了紧要关口,在中国上海沦陷区内,一位年轻而敏感的女性,在匆忙地记下自己对这战争、对这时代的感受——“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流长中。但在时代的高潮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是感觉自常的一切都有点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地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于是他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代的世界,阴暗而明亮的。回忆与现实之间时时发现尴尬的不和谐,因而产生了郑重而轻微的骚动,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谎言·自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39.
黄杰 《浙江学刊》2007,(2):69-71
郁达夫的旧体诗,游刃有余地描绘了新时代的哀乐,且更创新境界新面目,风格多样而主情深慷慨、自我煌煌、声韵浏亮和畅,诚为传统诗歌艺术在现代的美丽绽放,而远非“旧瓶装新酒”之所能概括,代表了传统文学形式在现代社会的继续生存与发扬光大,对于当下的我们特具研究借鉴之意义。  相似文献   
40.
提起苏轼,人们就要想到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等称号,他实在是文化史上的一位天才焕发的人物。其实,他还是一位有自己独特思想的土大夫学者。他的诗歌与前代人面目迥然不同,为“宋调”之杰出代表,正与此很有关系。宋承唐末五代之弊而建立,虽统一了长江南北,但西有夏,北有辽,此外尚有高昌、吐着等少数民族政权,终北宋之世,彼此攻伐不已。如何使自己免于再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成了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所处心积虑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唐季以降,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根在唐时藩镇之跋扈。而儒者又进一步认为,藩镇跋扈,根又在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