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9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西文化差异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许多方面的不同,被动句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被动句的比较,发现了他们在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使用频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根据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价值观、组织忠诚度现状及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管理人员相对看重内在工作价值和外在工作价值,而对外在报酬价值相对不看重;组织忠诚度呈现出组织认同、敬业度相对较高,而归属感相对较低的特点;二者关系表现为内在价值观、外在价值观与组织忠诚度存在正相关,而外在报酬与组织忠诚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德化 《河北学刊》2001,21(4):68-70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相互协作行为,这种协作是基于资源互补、人力互补以及技术互补等方面的内容之上的,这种互补也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或人口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造成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必然。正由于此,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即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的文化理解的需要。当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的全球化后,文化的全球化更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感受不同的文化、满足精神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本身,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4.
45.
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正确认识城市化过程中的 农民失地问题,又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对农民认识的态度;其次,切实维护农 民土地经营权并把解决他们生存和发展统一起来;再次,要做好农民文化教育、农业政策、制度完善和农村组织结 构调整等基础性工作;最后,政府的基层组织要尽快、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民失地后的政策、待遇。  相似文献   
46.
47.
长期以来,个私经济普遍面临融资困境,这与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地位颇不对称.对金融剩余有效利用不足是其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也要从金融剩余问题入手,从而逐步拓宽对个私经济进行金融支持的路径.  相似文献   
48.
49.
在70年前的散文界,有一位像流星一样疾逝的青年作家.在他仅活了27年的人生历程里,留下了36篇闪耀着智慧光芒、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中国的艾略特"的梁遇春.他以独特的思辩激情,和如同炉边闲话般韵味无穷的笔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幽暗年代里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灵魂争斗,以及那难以湮灭的"人间关怀"的情愫.  相似文献   
50.
当前,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的宗教渗透活动呈现出更加难以防范的新特征,表现为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宗教渗透的主要载体,渗透内容的政治意图更加明显,渗透方式的隐蔽性增强,在“宗教文化热”背景下信教人数呈上升趋势。构建防范体系抵御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我国高校进行渗透活动,需要从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教育、有力的监管、强化基本保障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