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澳葡政府早期政治架构演变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澳门开埠后不久到1835年议事会被解散,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并实施双重效忠的自治机构为主体的政治架构;第二个阶段是从议事会被解散至彼亚度出任总督之前,葡人内部建立早期殖民政府政治架构;第三个阶段是亚马留出任总督之后,公开完成组建澳葡殖民政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步观。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从社会进步的根源、动力、道路、社会进步与历史主体意愿相一致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在必然性。邓小平还从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等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3.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哈巴安德是鸦片战争后较早来到中国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也是该差会在粤传教活动的开创者。在华期间,他主要在澳门、广州等地活动,时间长达47年,兴办了诸如神学日校、普通男女中小学、格致书院这样的早期高等教会院校,参与近世教育革新,并积极开展华南地区的医疗事业,出版和发行反映中国现状的论著,反对鸦片贸易,让西方进一步了解中国。哈巴安德是当时对中国社会具有深刻了解的西方人士,他把西方现代教育、医学、天文、宗教等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悟"原是佛教禅宗俗语之一,其意为理解,明白,觉醒。本文所探讨的悟,是建立在艺术实践上的真知。它那独具创见,一步到位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正是智慧与苦修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画是悟的艺术,不仅是作者理想的再现,更是智慧的结晶。无论学习、创作、鉴赏诸方面,"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推行大学素质教育已十年有余,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和谐发展、具有"类主体形态特征"的人,这是大学恒久不变的主题.因此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本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回归人本,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在于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7.
"语义语法"说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框架"语义语法",即继承以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主张以语义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文章就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形成、内涵以及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西方模仿中国古诗而创的意象诗派和他们在二十世纪自创的具象诗都把画而感摆在首位,而忽视了形象背后的韵味:而中国传统古诗和模仿西方具象诗所作的现代诗把画面“言外之意”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课程学习和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考试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校考试存在着作弊问题,作弊的实质是学生道德诚信的缺失或失落。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必须从道德诚信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结合上着手,并以道德诚信建设为主去进行。  相似文献   
20.
Since its emergence in the early seventies,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domain has substantially changed in terms of its content, organis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Hitherto these changes have been studied primarily as strategic responses of the actors involved. This article aims to conceive recent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terms of political modernis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in terms of the renewal of policy arrangements on the other. Political modernisation refers to structural processes of changing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tate, market and civil society, and to new con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governance. Policy arrangements refer to the substance and the organisation of policy domains in terms of policy discourses, coalitions, rules of the game and resources.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aims to do justice to policy dynamics caused by both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t therefore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cent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also proves to b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ose policies. Professor Bas Arts holds the chair of the Forest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Policy Group at 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Professor Pieter Leroy holds the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s of the Environment at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the Netherlands. Dr. J.P.M. van Tatenhov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Group of 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