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49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科学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科学的价值及其科学价值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确认科学具有多种价值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了评价科学价值的五条标准 ,并由此总结出科学价值的最终实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现代化是民族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民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如何对待小民族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西部大开发决不单纯是经济增长问题 ,它比经济增长应有更高的目标。人类社会在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必然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因此 ,西部大开发再不能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资源经济老路。以人为本是关键 ,建设生态经济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学意义上的隶书包含了分书,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分书是隶书成熟的标志.而实际上,人们日常所称、所见、所写的隶书,却都是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汉字书写形态--分书.仔细考察隶书与分书的产生、发展过程,对照出土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隶书和分书各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是两种不同的字体.与小篆、分书相比较,主要书写于简牍上的隶书平直简易,是本源意义上的隶书,我们可命之为简书.只有这样,才可避免隶书称谓和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批判是生存实践活动的自我批判,因而是超越认识论的存在论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并不是诉诸于抽象的人本主义应然逻辑,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现代性问题并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而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产物。所以,扬弃现实异化的可能性及途径是社会生活本身给出的课题,不是站在历史之外所能设定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诗歌一元论理论前提下,中国新诗的评价标准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中国新诗为表现现代生活的"新原质",进行了一系列"非诗化"的探索,从而获得诗歌现代性品格,因此,以古典诗歌的意境理论作为新诗评价标准是错位的。对新诗合法性理论的文化反思,是确立新诗评价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保建云 《学术论坛》2007,30(7):81-86
文章在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经济增长绩效还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成熟程度,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经济转型时期,越南的相对经济规模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相对较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学习了中国成功的经济转型经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没有经历过中国所经历过的各种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市场约束;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具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越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会逐渐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20.
高丽娟 《社会工作》2008,(22):12-15
本文根据女子院校高职高专层面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进行5年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对课程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行动性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专业课程发展的趋向及后续研究的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