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五四运动以后的毛泽东思想从产生到发展 ,从理论体系的确立到对实践的指导 ,这一切都可以纳入“现代性”问题之中。因此 ,两条路线的斗争 ,就其实质来说 ,是存在于现代性之中的一对矛盾 ;是现代性的破坏性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最真实、最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92.
以第一课堂机制创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凭借其群众基础广泛、活动形式灵活等优势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主要部分。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和学风建设力度的加大,学生社团逐渐暴露出对第一课堂的负面影响,加深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矛盾。高校通过把第一课堂的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到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中,使其既能利用第一课堂的优势,又能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宽广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9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确定统筹兼顾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统筹兼顾理论与非均衡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方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兼顾的新理论,进而提炼出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4.
颜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理学教育思想对立,在对立中构建其实学思想。他提倡培养"实德"、"实干"的实干家,重视"实学"和"实用",推行"实习"和"实行"的教育方法。实学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理学的桎梏,具有近代启蒙意义,对今天的教育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5.
中尼边境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夏尔瓦人有许多相似点,本文试从民俗学视角对二者之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婚丧习俗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这两个族群同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
英语教学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技巧、分析教材、营造和谐的氛围等方法来促进师生关系的情感交流。研究表明,课堂内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已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张钢  高若阳  薄秋实 《管理学报》2011,8(8):1122-1132,1139
利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高速发展的中国电梯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合资企业为分析样本,探讨了组织的模块性结构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发现了"组织模块性增强在先、动态能力提升在后"的因果关系线索,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提出了组织模块性正向促进动态能力的初步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98.
人的个性的发展是马克国主义人学的核心问题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目标和条件。现代社会对的人个性的发展具有张扬和压抑的双重影响。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抑既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 ,也不利于现代社会本身的发展。因此 ,必须协调现代社会与人的个性共同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它与人的个性协同发展的关系。现实中 ,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现代社会与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
先秦时期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西北地区灾害发生更为频繁。但这一时期史册不全,史官制度建设不完善,影响到相关的灾荒史料不甚充分,灾荒资料分布比较零散,大多是零星分布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历史文献中,虽然言简意赅,但也不失为研究先秦时期灾荒问题的重要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00.
E.M.福斯特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具民主思想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也通常被认为是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先声。但由于源远流长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他的反殖民话语之下清晰的流露出殖民话语。通过解读作品的中心人物费尔丁,可发掘隐藏的“他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