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8篇
  免费   996篇
  国内免费   594篇
管理学   127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8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21篇
丛书文集   2537篇
理论方法论   883篇
综合类   22646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21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1166篇
  2013年   1297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967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2098篇
  2008年   2243篇
  2007年   2284篇
  2006年   2164篇
  2005年   1883篇
  2004年   1497篇
  2003年   1104篇
  2002年   1136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55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常识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囿于各自学科的界限,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科学工作者都习惯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引以为豪,而对对方的研究进行质疑和批评。在高等院校里,这种分歧更为明显。作为一个东西方共有的现象,"两种文化"之争已经引起人们的警惕,知识界也不断地对它进行反思:一方面论证科学的人性基础,阐述科学的人文特征;另外一方面,强调人文学科要加强科学意识,以使人文精神尽可能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宗旨是打破学科壁垒,关注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高研院名家讲坛第十四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作了题为《常识与理论》的学术报告。陈教授运用很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事例,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常识"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常识是与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相对而言的。理论依据常识的道理,但有时又与常识发生冲突。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渐渐地远离常识,不为常识所理解。但是为了教育的目的需要把理论用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得高深的理论知识不断成为常识。陈嘉映教授的讲座融科学和人文为一体,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基础,没有资源的支撑,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都不可能有相应的发展。而资源可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是有限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到资源承载力的限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增加,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日趋明显,针对资源效率低下、承载力减弱的现状,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这无异于增加了资源的总量,提升了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3.
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阐明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意义,构建原则,并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结合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  相似文献   
24.
于潇  陈世坤 《人口学刊》2020,42(1):30-41
人力资本流动与人口流动相关却不相同,本文采用2010-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流动方向和流动强度两方面对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引致的人力资本流动现象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从流动方向分析,各省人口净流动方向基本呈现时间一致性并且流入流出区域具有稳定性。在调查期间人口净流出省份为16个,人口净流入省份为15个,没有明显变化。人力资本净流向与人口净流向完全一致,但省际人口净流向与高级人力资本净流向并不完全一致,山西、广西、重庆等省市的高级人力资本净流向始终与总人力资本净流向相反。本文采用流出流入比率和迁移选择中心两种指标测算人力资本流动强度,结果基本一致。人力资本流动中心与人口流动中心分布均较为固定。2010年人力资本流动强度最大的省份在2016年的流动强度也更强,流动强度在省际呈现惯性和马太效应。人力资本流入最强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人力资本流出最强省份始终包括安徽、四川、河南等省份。以人力资本流出弹性衡量人力资本流出强度与人口流出强度的相对强弱,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省份人力资本的流出强度始终大于人口流出强度,西部地区省份差异较大。考虑各省近五年经济增长状况,人口流动或者人...  相似文献   
25.
同经济主义中心一样,伦理中心主义也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发展观,存在诸多理论困境与深层问题.把握社会发展总体逻辑,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发展统一性与发展多样性、发展代价与发展成就的关系,对于树立正确的发展文化、发展心态,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惯性,即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简单化的截然两分,这种惯性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某些缺失与结论偏颇.以1930年代左翼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论争为例,苏汶正是文学政治化时代一个被阉割、被遮蔽的历史人物.由此可见,若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新拓展、步入新境界,就必须具有理性的问题反思和自我批判,即研究中的超越与去蔽.  相似文献   
27.
明代定都北京以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在历朝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石料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明北京营建工程对石料产生巨大需求。为此,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料采办活动。本文具体阐述了北京营建工程所需石料的种类、产地、采办和运输过程。明代北京营建石料采办在采运成本、运输组织、时间安排等方面均有周到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这是石料采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陈长征 《唐都学刊》2010,26(5):32-36
文职僚佐是唐代藩镇的重要组成人员,随着考古资料的增进,有关唐代藩镇文职僚佐的史料不断增加,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对研究唐朝历史将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9.
德国生命哲学家倭铿在《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一文中详尽讨论了审美个体主义的诸多面相。倭铿认为,由于审美个体主义脱离了社会历史语境,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的矛盾与冲突,反而带来人生意义的虚无与荒谬。审美个体主义的主要特征和理论局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个人审美自由的追求,对虚幻彼岸世界的迷恋,对绝对快乐与轻松的向往,对纯粹主观性的崇拜。  相似文献   
30.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全面推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而工学结合的实施往往受制于市场、企业、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因此,针对室内设计的行业特点,组织并实施学生课外生产性实践团队,通过课内、外教学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将能够立足专业基本资源,面向社会实践生产性项目开展卓有成效的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