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5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511篇
管理学   12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8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13篇
丛书文集   2493篇
理论方法论   879篇
综合类   22282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20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161篇
  2013年   1291篇
  2012年   1594篇
  2011年   1961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2078篇
  2008年   2232篇
  2007年   2274篇
  2006年   2156篇
  2005年   1878篇
  2004年   1493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1135篇
  2001年   1025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分析域名的法律特征、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域名法律保护的三种途径;承认域名权作为民事利益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保护;肯定域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注册为商标的强化保护;对驰名域名提供的特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2.
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制定符合制造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策略,建立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发音、语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4.
明中叶以后 ,以公安三袁为主力的公安派高举“性灵”大旗 ,开创了与“复古”论调大相径庭的一代风气 ,影响甚大。而公安三袁中尤以袁宏道为重 ,袁宏道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识时通变的文学发展观 ;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 ;三、“本色轻淡”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05.
现存元杂剧《西厢记》的最早文本出现在明代。有明一代,曾出现60多种《西厢记》版本,至今尚存40余种。本文主要介绍明代《西厢记》的佚本情况、部分目前暂不知下落的刊本,以及学界对其是否曾经存在仍有争议的版本。  相似文献   
106.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无疑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论述了宗申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模式。在借鉴与分析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对宗申集团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白居易"中隐"是以庄子的逍遥人生为理念,远离政治斗争的遂性自由的生存哲学和方式,其核心是"适",在适性逍遥的前提下,再安排对社会、家庭、国家、民族的责任.这是一种强调个体生命高于一切的现代人本主义精神,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专制集权社会,这一思想是超前的.而且,其适性逍遥并不是其最终的目标,其最终的目标是以适性逍遥为保证,实现自己的自由自在的艺术创造.故白居易"中隐"对后世苏轼、明代三袁均有很大影响,但毕竟时代不同了,这种影响终于以浪漫精神衰退为特点走向另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本校200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与首届影像专业学生学习<神经病与精神病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得知:此次考试信度可靠,试题难度偏低,区分度尚好.说明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管理行为不同层次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制度在行为管理手段中有其适用范围,此外,机制、“人制”、自制也是行为管理的另外三种有效手段,这四种行为管理手段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鉴别地应用好这四种行为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解释行为管理的现象,并可指导行为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0.
汉印中的吉语格言印如同先秦时期的吉语格言古玺一样,并不具备信物的功能,其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以祈福为目的的吉祥语词或修身的箴言。对所能见到的汉代吉语格言印内容进行比较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们祈福与修身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