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7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7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38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290篇 |
理论方法论 | 52篇 |
综合类 | 615篇 |
社会学 | 69篇 |
统计学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与国外交流不断加强,通过对来自全国50多个基地和38个省市有关职教师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资料的分析,认真总结了职教师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果,并对职教师资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在长效机制建立、引进智力资源以及学习过程中强调本土化的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浙东地区素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这与它历史上注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清末国势衰危,改革呼声日高,为培养人才,各地纷纷开办新式学堂,其中以地方士绅举办的民立学堂占多数.此文分析了辛亥前后浙东士绅阶层的转变与兴学活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3.
本文构建四省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和灰色预测模型展现、分析及预测四省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以下简称“UTE”系统)协调关系及演进过程。研究发现2008-2018年该区域UTE系统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上升,内部发展不均衡,差距进一步拉大;新型城镇化领先,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滞后是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是制约和影响耦合度的关键因素;未来协调度稳步提升,但演进速度区域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尊重和保护文化环境为四省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发展协调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外征与内征两种资料可以考证,尹文子的族氏出自于周,而其国籍却为齐,并作为稷下先生活跃于齐宣王、湣王之世,时间段应该为公元前319年至公元前284年之间,前后共计35年。尹文子交游广泛,如与宋钘、田骈、彭蒙等同学"不治而议论",同公孙龙同为名学,是先于而非后于公孙龙,至于与老成子交游却尚有疑问。至于历史上记载尹文子生平的有关文献,后人应该予以甄别,如《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的"文子"不能误读为"尹文子",《孔丛子上》所载尹文子见子思子之事定为虚妄,《艺文类聚》所载尹文子之死纯为杜撰。尹文子处于士的阶层之中,其"士"之身份是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25.
26.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7.
28.
29.
华洋义赈会作为近代中国一个有国际影响的救灾组织,为西方救灾思想东传提供了平台.置身于其中的传教士以自身的实践感受到中国灾荒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缺乏积极的预防措施.为此,他们不停地宣传防灾重于救灾的思想,在参与制定华洋义赈会救灾政策时,将信用合作及筑坝、修路等预防性措施作为治本之策,并付之于实践之中,为华洋义赈会的发展和民国乡村社会建设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30.
反思并确定文化的形而上来源、根据和意义,是文化哲学建构的重要使命.中国在经历了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演变之后,寻找并确立中国文化对人生的绝对价值和基础,就成为无法回避的文化哲学议题.从这一视角看,具有准宗教意味的儒家文化确信人与天之间具有神圣性、终极性内在关联,人可以通过主体的道德实践来配天同天,从而使人生培育起指向绝对永恒的终极依据,进而也为个体的现实人生提供具有无限性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