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5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管理学   764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6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46篇
丛书文集   2919篇
理论方法论   474篇
综合类   5079篇
社会学   803篇
统计学   100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87篇
  2005年   686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为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雪莱的诗歌在总体上表现出了对于作为"自然"的正义的不懈追求.他通过描写自然、赞美自然而去寻找古希腊思想中作为"自然"的正义,以云雀、普罗米修斯作为时代精神和追求正义的象征,以乌托邦作为正义的实现之途.其可贵之处是以诗揭示了正义.  相似文献   
92.
论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变迁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宪法的产生、发展和宪法修改。通过加强宪法解释等方式实现宪法变迁,避免频繁修改宪法,有利于良好宪政秩序的构建和宪法权威的树立。宪法解释是宪法变迁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于此,应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使其与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权力衔接,形成二元宪法解释体制,并为宪法变迁的实现提供制度基础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要求农民在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共同的道德认同感。道德认同是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目标。要从重视农民道德自我的发展、培育农民对现代社会主流道德的道德认识以及重视社会正义性构建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道德认同感培育。  相似文献   
94.
从“关系主义”视角出发,可以把“客观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概括为三种基本形态: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为代表的“不透明性”关系,侧重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文学作为一个独立自治的审美领域,意识形态与普通读者经验不能任意进入文学;以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透明性”关系,强调形式与意义结合为有机统一体,文学具有追寻本体世界的能力,“美育代宗教”为文学在现代社会找到合法位置,文学具有精神救赎的作用;以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半透明性”关系,侧重文本结构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地位,文学处于社会精神结构的指定位置,文本结构与精神结构通过阐释活动建立起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黎族文学从多层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6.
在语言问题、客观性问题和分界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都是陷入困境的,从而其基于事实与价值的两分而将价值问题排除在理性探讨的范围之外的论断是无法被充分辩护的。否定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将从根本上否定我们对于正当性追问的意义,并剥夺我们对自己置身于中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资格。而"价值客观化"的努力者则在其所理解的"科学确定性"的意义上来把握价值问题,导致对确定性的迷信。在价值领域内,理性具有参与的能力及作用。对于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其所必需的理性无法达成对于世界与生活的最终理解和绝对把握,然而却能完成在具体历史情景中的使命。从而,对待价值问题的合适态度应当是一种恰当的"道德实在论",它首先承认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但并不因此而承诺某种确定无疑的道德体系或价值集合。  相似文献   
97.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转变。处此巨变中的人文学,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亦有不少转机:在日渐"分离"的大学校园,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人文学则越发退居边缘,风光不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由于十年来的大学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倍增,民众对人文学的兴趣转浓,与"国学热"形成相互呼应之势;而各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和"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虽仍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之中,但均以"人文学"为知识传授的核心,也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文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其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是被按照工程或社会科学的模样进行的改造,各类学术工程和评审文化在大学里大行其道,其发展日趋数字化、模式化,使人文学特有的灵性和精神受到损害,变得平淡、僵硬、了无趣味。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结合琼州学院研究海南民族文化的成果,专家、学者对研究成果的评介,以及研究者的体会等,论述学院研究海南民族文化的创新构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99.
赵文是凤林书院词人群体中的重要作家之一,其词内容丰富,但在总体基调上是"凄恻伤感,不忘故国"。赵文的词创作是有一定理论自觉的,他论词强调辛弃疾、元好问的"中原豪杰之气"并希望后来的作词者学习、继承,他自身的词创作也是以此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100.
《诗经》通过孔子的阐述,成为儒家美学的根基。之所以如此,除了孔子自身的思想外,《诗经》的文本比较好地体现出了四种品格:比兴品格、写实品格、言志品格和温柔敦厚品格,儒家美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生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