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4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213篇
管理学   1228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594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412篇
丛书文集   5232篇
理论方法论   941篇
综合类   10026篇
社会学   1287篇
统计学   16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539篇
  2009年   1555篇
  2008年   1478篇
  2007年   1530篇
  2006年   1484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710篇
  2003年   535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已出现边缘化的迹象。分析农村金融困境的发生机理,进而引出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缺失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统筹城乡失调的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偏差是其根源。农村非正规金融和统筹城乡进程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必须以统筹观念为指引,推动以非正规金融组织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42.
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减排和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外部性的合理评估,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是,通过价格、补贴和强制消费等手段刺激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向低碳方向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模式在控制成本、创造需求、降低风险及稳定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性,而政策的激励效果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现实的能源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政策模式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利用增速快,但也存在着整体利用率低、地域和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现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应以固定上网电价制模式为主,将可再生能源利用数量作为基本目标,促进技术创新,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这对中国建设低碳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3.
家族企业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是财富和权力的传承,更重要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企业家精神往往随着规模增加、企业日渐成熟等因素影响,呈现递减和衰退的趋势。因此,家族企业传承需要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本研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多层次概念框架,从多理论视角对企业家精神衰减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在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944.
本文引申T.H.马歇尔关于"公民身份"的涵义,分析中国城市的户口和居住证制度下的公民身份等级分层。通过比较1978年以来中国一线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分析特大城市户口之门打开的进程,并以上海为例,剖析外来人口获取城市户口和公民身份的制度途径。上海建立了基于户口与居住证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形成公民身份等级分层体系,根据外来人口贡献大小赋予差别化的公民待遇。政府通过出售差异化公民身份换取城市发展所需人才、资金和廉价劳动力,而无须承担大部分外来人口劳动力再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45.
本文指出了对微观体系波粒二象性的一些错误表述及其可能造成的结果,指出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6.
陈亚军 《文史哲》2006,4(6):126-132
杜威米德的心灵概念的产生,有着希腊哲学家的世界观的哲学背景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科学背景。在笛卡儿的世界图画中,心灵和世界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心灵没有发生学的问题。而在杜威那里,心灵是从世界中演变出来的,由此心灵具有发生学的自然维度。在米德那里,心灵的问世和语言密不可分,心灵的本质是社会交往过程在个体中的内化,这种内化借助语言得以完成,并随着社会交往的变化,心灵也在不断变化。由此表明,心灵具有发生学的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947.
前汉梁王刘武以好客养士知名,投其门下的羊胜、公孙诡、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乘、路乔如等赋家,形成了蜚声赋史的“梁园”作家群。严忌约生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卒年不详;邹阳约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卒年不详;枚乘约生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司马相如生于汉文帝刘恒后元二年(前173),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公孙诡、羊胜生年不详,二人同于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受命自杀。公孙乘、路乔如二人生卒不详,仅有赋作传世。以上梁园诸赋家可以考出之行迹、作品,均编年系之。  相似文献   
948.
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践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中介 ,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基础。马克思确认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 ,同时确认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体。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即生存论的本体论 ,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 ,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斯大林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自然本体论 ,遮蔽了实践的本体论意义和人的主体性。卢卡奇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面貌 ,但把自然本体论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和基础。 2 0世纪的历史运动凸现了实践本体论的内在价值和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 因此,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加强公寓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环境, 全面占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950.
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存在互动关系。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正当性,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作为制度供给者的国家压抑民营经济发展会导致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强力反弹甚至引发政权更迭。辛亥革命、南京政府崛起、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崩溃三次制度变迁的背后,民营经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史为鉴、尊重规律,还原民营经济发展的正当性,破除制度约束,引导民营经济发挥良好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