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8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0篇 |
民族学 | 61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60篇 |
丛书文集 | 445篇 |
理论方法论 | 162篇 |
综合类 | 3949篇 |
社会学 | 21篇 |
统计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209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306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326篇 |
2002年 | 505篇 |
2001年 | 394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孔子的教育观有君子成人与完整人格、有教无类与面向全体、为仁由己与主体性、启发诱导与创新性、礼仁之道与修养德行、教学相长与为人师表 ,其中不乏素质教育的要义。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失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32.
作为一种理念,能动司法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调解领域的能动司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此为指导,需要秉承法治所应有的自由、公正、效益等基本价值,立足于现阶段纠纷特点和当事人的解纷需求,为人们提供一种以国家公权力为依托,以实体规范、程序运行、诉调对接为基本维度的法院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33.
34.
杜凌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
民间美术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与劳动中创造的艺术,同原始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它以浓艳为特点的色彩多重性与以夸张为主的造型多样性昭示出特有的个性与魅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它,探寻它. 相似文献
35.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表现出由注重结果性制度向注重预防性制度发展的走向。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环境法律制度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使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36.
许衡的文学观点主要散见在他的"语录"、"书状"及"鲁斋心法"中。他以"体用"一词论述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不期文而文"的创作观,认为文与德、文与理、文与行要相统一;他概括出的"文质循环"规律,是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文质关系较为准确客观的总结。 相似文献
37.
杜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56-58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38.
《诗经》中象声词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经》中象声词的构成主要有 3种 :单音象声词、双音重迭象声词、双声叠韵象声词。象声词在《诗经》中的用法比较复杂 ,可以作句子里的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诗经》中已注意了运用“拟声”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起到了加强气势 ,创造气氛 ,创造意境 ,突出人物的心情 ,突出诗的中心思想 ,使所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等作用。“拟声”是《诗经》的重要修辞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邢孝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12-14
对中外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国外有“四分法”、“三分法”和“二分法”的分歧 ,国内有“三分法”和“四分法”的争论。笔者否定“四分法”及“二分法”,肯定“三分法”,并对 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7条的立法方式提出了建议 ,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相似文献
40.
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骏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5)
无论是对于传媒管理、还是对于社会与政治变革而言,SARS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现象都是一个难得的研究样本。舆论的进程及相关的跨学科调查表明:流言生成于主流传媒的缺位,平息于民众信息权力的恢复;在流言的最初阶段,存在着属于中产阶层的敏感人群,这意味着传播管理有可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流言传播对于“道听途说”的明显的信道依赖,表明了流言在信息封锁之中更可能演变为谣言和谎言,更为重要的趋势是,新媒介在流言传播中的作用已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