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401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728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9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谓“趋同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提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同现象 ,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52.
丁为祥 《文史哲》2007,(6):114-121
在中国哲学中,告子一直以"生之谓性"著称于世。这一观点,一方面依赖其逆向溯源的探索路径,另一方面则是主客对待的认知方式作用的结果。在这一基础上,"生之谓性"与"食色,性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论。孟子则始终坚持超越的维度,并以主体体认的方式把握人性——此分歧、争论之所以形成。在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中,虽然历代儒家都以继承孔孟自居,实际却主要继承了告子的观点;而由"生之谓性"所表现的真、善两属以及其无善无恶而又可善可恶的人性发展观所蕴含的善之根源究竟何在的问题,就是告子"生之谓性"给我们所提出的最深刻也最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3.
丁力 《学术研究》2005,4(4):131-134
论文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提出20世纪上半段的现代文学中知识者形象有“集体性焦虑”的突出心理表现,从作品表现、作家自我表述、批评家感触等方面阐述,认为这种集体性焦虑与知识分子作为“边际人”或“过渡人”密切关联,指出对现代知识者形象的集体性焦虑的研究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文化壁垒。全球化强化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有助于一种开放的文化观的形成,促进了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传播。同时强势文化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其分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应主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强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55.
有清一代,出于安抚蒙藏各部的需要,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极为重视。虽然延续了元明 以来“群分而众建之”的治藏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最后确立了由达赖喇嘛 执掌政教大权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的摄政制度也由此派生出来,而成为政教合一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有资格出任摄政的四大林活佛之一的策墨林活佛系统,在西藏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它的一世、二世、三世均出任过西藏摄政和甘丹赤巴,并兼任八世和十世达赖喇嘛经师,为密切中央政府 和西藏之间的联系、保持西藏政局稳定和抵抗外敌入侵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对该活佛系统 的传承加以介绍,并透过这一活佛系统对清代中晚期的西藏摄政制度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依据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吉林省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非参数及半参数的生存分析模型对外流人口特征、流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人口外流对该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是外流人口中的主力,且韩国为其主要流入地;民族因素显著的影响个体选择,但性别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尽管外出个体汇款对该地区GDP有一定贡献,但劳动力的严重流失不仅抑制了当地经济长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当地政府在为吸引高端人才、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避免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进一步外流,以期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7.
正小农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持有不同社会思想和观点的人交锋的战场。对于"小农"命运的探讨以及"小农"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汗牛充栋,产生了"小农消亡论"和"小农稳固论"的争议[1]。在实践中,试图将传统小农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息,然而,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试图消灭小农的战争中始终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小农仍旧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范德普勒  相似文献   
158.
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沼气工程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沼气的应用能有效缓解农村生活用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庆市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的可行性,指出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动农村富民工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减少污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产气、积肥同步,养殖、种植并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城镇化的目标。本文建议在大庆市农村实施“一建三改”(建一座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沼气工程,推进大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中大量描写的远古游牧部落社会中藏族人民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射箭、赛马、摔跤等具有体育形态的体育活动形式,以及马球运动的产生作了探讨。认为史诗《格萨尔》的体育活动形成了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早期穴约公元1-7世纪雪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也反映出西藏原始部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0.
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约束因素及其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和价值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机制。历史、国际经验、理论史和人类近二百年的历史发展表明,社会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在加剧,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在任何条件下,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不会存在绝对公平和公正,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不恰当的市场运作将加剧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公正。政府公共服务是自工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以来人类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公平和不公正而采取的积极措施,社会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使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完善市场体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推动公众最大限度参与社会事务是人类应对不平等加剧的最佳选择之一。规范市场,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全社会参与,是消除社会不平等差距的基本手段,任何单一的行动都不足以应对人类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也都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