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98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74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龚赛红  王青龙 《求是学刊》2013,40(1):103-110
侵权法的预防功能一直被学界忽视,被认为是补偿功能一个令人满意的"副产品"。这是对预防功能的一个重大的误解。预防功能应作为侵权法的首要功能而被重视。预防功能有其特殊的实现方式和独特的价值,它侧重于向前看,鼓励侵权人和受害人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侵权行为并促使侵权行为数量处于社会最佳水平。强调侵权法的预防功能,以其为侵权法的核心功能来更新和重构当代侵权法的理论体系,无疑是克服当今侵权法危机的一条明智之路。  相似文献   
92.
文章从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入手 ,阐明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 ,揭示了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这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至关重要,我国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时问较短,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本文借鉴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构建了适合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务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94.
着重从道德风险有效抑制的角度探讨融资结构问题,得出两个主要观点:融资结构中若包括扮演积极监督者角色的大股东、债权人及持有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经管人员,将会有效地抑制由股权融资引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债权人可以通过与受信主体的长期合作,或加入到受信主体的董事会,来抑制由债权融资引起的股东及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基于观点,采用Jensen and Meckling分析所有权结构时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最佳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95.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竞争力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在对企业集群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其在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弥补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96.
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预算管理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绩效预算管理中,企业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还要实现社会效益。因而,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就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实施系统的定量分析和评估,即从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评价其经营业绩,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评价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7.
换位思考,促进与作者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期刊编辑活动中,常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其成因有其产生背景条件及主客观原因,要处理该类问题编辑应该换位思考,加强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形成和谐统一的编辑环境.  相似文献   
98.
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间地理学是结合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则一种从各种时空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研究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解释人地关系的方法,作者在概括地介绍时间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及方法特色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了城市社会研究中时间地理学方法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
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将通过对企业主和劳动者这种“微观权力”关系的调整,为实现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搭建更为扁平化的“微观权力”架构。同时,由于权力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各种利益相关者为保值或增值自身利益而加入这个利益博弈格局,从而使新《劳动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预期目标和效益。因此,通过对新《劳动法》可能的正、负价值的认知与解读,可以为人们趋利避害地利用它实质性地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奠定思想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