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8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344篇
民族学   74篇
人口学   132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292篇
综合类   6537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本文依据持久收入理论,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计算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以确定收入的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非收入要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得出中国农民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而与暂时收入关系不大的结论,而其它非收入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2.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从和谐伦理学的角度看,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和行为体现了对爱的呼唤,人际关系则体现了对和谐的追求。有了爱与和谐,人类才能得以繁衍,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世界才能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3.
不同于上几代老移民作家,也有异于同时代的一些新移民作家,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作家代表,美籍华人查建英致力于描写北美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和性别冲突.她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透视了"边缘人"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反映出人物在中/西矛盾对立中特殊的充满悖论式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新移民难以逃遁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等问题,以及在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中所追求的一种自我放逐的自由.  相似文献   
44.
编辑批评学创立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工作以文章批评为中心,编辑学当以文章批评学为核心,编辑批评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章批评。编辑批评学是对文章批评学的具体实践,是编辑所持文章批评的态度和方法。编辑批评学创立的重要意义有三点:(1)编辑批评学的创立确立了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对于编辑学科的建立有积极意义;(2)编辑批评学的创立有利于防止学术腐败,弘扬学术正气;(3)编辑批评学的创立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5.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君主形象,也是一个多种品格的综合体,其中渗入了自身的宗教和生活体验。结合圣经背景从民族英雄、上帝选民、世俗之人三个方面对亨利五世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6.
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经基础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产生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在对当时社会世态人情的描绘中,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商业活动中社会各阶层对商业利润的趋之若骛,商贾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传统四民关系的转变;两性关系上人们打破了文化传统中那种社会性、伦理性对人的个体心性的禁锢,而表现出对非理性情感和欲求的渴望与追求;服饰上撼动了高压在人性上面等级观念的磐石,表现出一股“去朴从艳”、逾礼越制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7.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三史”和“六书”影响广泛,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人生境界说,还有融入其中的中西文化观,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思考无不表明冯友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将2005年学术界关于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作一综述,以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48.
资源、权力与国家:解读吉登斯的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登斯被看作是当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从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解构,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的建立基础、阶级本质和发展轨迹等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解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吉登斯从资源和权力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涵义和历史类型.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能够对社会进行反思性监控的组织,以反思性监控能力和暴力垄断能力作为标准,国家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三种历史类型.吉登斯的国家观为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进行国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意义,但其理论也难以逾越自洽性问题.  相似文献   
49.
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直音、反切等方法以及西方学者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法,《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一大成果诞生了。从制定到推行与传播,《汉语拼音方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以便《汉语拼音方案》能够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庄子逍遥之旨是通过“小大之辩”的寓言揭示的,但历代学者对“小大之辩”的注解各异。郭象从庄子万物自足其性的思想出发,认为小大虽殊,但其逍遥是一样的。钟泰、支道林等则从人的境界处立论,但二者又有不同,钟泰认为“赞大而斥小”,支道林则认为小大皆未适逍遥。各家都企图立足庄子思想,揭示逍遥之旨。庄子之进路在于通过“小大之辩”,进而超越“小大之辩”,进入逍遥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