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87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956篇
理论方法论   188篇
综合类   1815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1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和合文化",即和谐、融合之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传播"和合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何以提出"和谐世界"主张,消解国际社会许多人对中国快速发展产生的种种不安。倡言"和谐世界",契合不同文化内涵的"和谐"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掘人类文明宝库中共有的文化资源。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和合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的文化语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和合文化"传播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2.
耿发起  郭喜东 《城市》2007,(9):13-16
2007年5月,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天津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充分展现天津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貌和现代大都市气息.要求都市园林绿化做到"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内涵丰富,城市个性突出,生态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93.
苗丽静  郭小楠 《城市》2019,(3):47-56
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备受关注,而如何实现二者的互动则更为重要,这关系未来我国城镇化整体的运行质量。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互动机制进行诠释,从有产无城与城镇化高成本并存、有城无产与城镇化低收益并存、产城割裂与城镇化低效率并存三大层面分析了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相互影响中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镇化经济力,完善城镇配套功能,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及强化城镇化中的市场化建设等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互动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4.
马林靖  郭彩梅 《城市》2019,(7):22-28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就地城镇化的实践效果以及农民的就业转型出路,以宝坻周良水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就业、收入和生活等多角度深入分析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就业转型的路径、去向、行业分布、单位类型、收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5.
Let X = {X1, X2, …} be a sequence of independent but not necessarily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random variables, and let η be a counting random variable independent of X. Consider randomly stopped sum Sη = ∑ηk = 1Xk and random maximum S(η) ? max?{S0, …, Sη}. Assuming that each Xk belongs to the class of consistently varying distribu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well-known precise large deviation principles, we prove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Sη and S(η) belong to the same class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Our approach is new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further studies of Kizinevi?, Sprindys, and ?iaulys (2016) and Andrulyt?, Manstavi?ius, and ?iaulys (2017).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Using latent class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overall patterns of multifacete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of 604 parent-child dyads in 292 transnational families in Beijing, China. Three family relation types emerged: local obligatory (27%, with reciprocal support and ambivalent feelings), distant discordant (27%, with weak associations and high conflict), and distant intimate (46%, with highest filial ratings and emotional quality). Parents’ health and children’s marital status, socioeconomic status, childcare responsibilities, and sibling numb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relation types. The findings are helpful for social workers to identify subgroups of older adults in transnational families who are at risk of having inadequate support.  相似文献   
97.
基督教流动人口是基督教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基督教存在的前五个世纪,广泛的人口流动将基督教变成了全球化的信仰。广泛的人口流动在其它主要的世界宗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基督教来说,流动可能是这种信仰固有的因素。基督教超越罗马帝国成为全球性信仰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跨国界的领袖们、俘虏、难民和流浪者、商人是人口流动的四种主要类型。虽然,东部教会传教的成功是短暂的,但是东部教会在第一个千年形成的移民传教模式无疑为21世纪的基督教提供了典范。基督教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里再次全球化,基督信仰作为新的中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出现,表明"人口流动"在基督教全球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比以前更加明显。当代基督教的全球化与早期基督教的全球化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督教的全球化仍将主要依靠流动者的行动和决策。  相似文献   
98.
论早期巴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提出了对巴文化起源地的观点,认为巴文化的起源就是居住在巫山、巫溪境内的原大溪文化的居民.其次阐述巴文化的形成阶段,并论证它就是由峡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再次提出了巴文化的扩张阶段,是由峡内分别向东、向西扩张,并且提出了早期巴文化向东发展的路家河类型和向西发展的中坝子类型.最后解释了巴文化为什么会向不同方向扩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以费城“游戏学习景观”项目为例,从项目的发展历程、实践的理论、设置类型三个方面对“游戏学习景观”进行探析,提出费城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建设游戏学习型城市的经验借鉴:社会各界的领导者积极推动实施游戏学习景观倡议;建立互相包容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注重对项目数据的收集、监测和评估;重视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对游戏重要性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0.
面对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贫富分化,面对经济理论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发展更具操作性的理论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引入了瓶颈与冗余的概念,并应用这一概念分析政府应该根据什么准则制定政策,特别分析了中国某些鼓励就业政策。认为应用瓶颈与冗余概念,可以制定出兼顾公平与效率并顺利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