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56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是西方法律文化的重要成果,影响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历史.其由古罗马法学家创立,中世纪一度沉寂至罗马法复兴得以延续,近代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中获得充分发展.20世纪后出现"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趋向,传统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42.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肇事者, 理应承担起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 由此就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 并因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反映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治理情况,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成为传统会计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主要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3.
英国小说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和中国小说家残雪的《吕芳诗小姐》,都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抗衡,并视之为人性的矛盾,但两个文本在自然、观念、社会三个层面上具体表达的身体性,彼此又相互矛盾。《达洛卫夫人》保留了性别事实,重新建立了愉悦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抽象普遍性,建立起身体的个体性;构建了无边界、有存亡的身体结构,将身体的意义最终归于精神。其蕴含着伍尔夫视身体为手段的倾向。与此相对,《吕芳诗小姐》则取消了性别事实,重建了激情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个体性,试图建立身体的深层普遍性;建立有边界、无存亡的身体普遍结构,视身体意义为身体本身。其表明,残雪把身体看作是一种目的性存在。《达洛卫夫人》与《吕芳诗小姐》互为正反命题的两种身体性,构成二律背反关系,体现出现代语境下身体审美化和身体生命化在差异中的并存。  相似文献   
44.
针对现有水安全评价理论、方法的不足,提出从风险分析角度评价区域水安全的构想.在评价方法上,兼顾因素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性,并给出了以模糊语义变量描述的分级标准;通过将模糊语义变量假设为三角模糊数,构建了风险等级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而建立了区域水安全评价的模糊分析模型.研究表明,从风险分析的角度,运用模糊原理评价区域水安全状况,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5.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6.
儒家非理性教育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将人心对外物的自然反映融入到诗、礼、乐教育活动中,从而熏陶人的积极正面的情感,使人的意志和动机朝向符合道德的方向被激发,最终使人在现实生活中能自发自觉地表现出《论语》等儒家经典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儒家非理性教育理念将人心、道德与治国三者完美结合,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7.
环境知识是公众环境关心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变量,对于考察环境教育成效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2003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中国版环境知识量表(CEKS)测量质量的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各测量项目的内部一致性水平较高且稳定,并具有建构效度和预测效度,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公众环境知识的一个基础性工具。  相似文献   
48.
根据2000—2009年国家统计年鉴中河北省的有关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构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观察近10年来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正逐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任重道远。根据省际具体情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河北省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决策方案与决策环境的交互关系角度定义了决策情景的内涵;接着,深入分析了决策情景演化路径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多重尺度集成性、涌现、非均匀分布及对未来的非预测性等性质及其产生机制。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决策情景,而且能够从系统思维层面为我们提出认知决策情景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0.
在意义增值和意义消失同时进行也即所谓的"能指的狂欢"时代,人们对女性主义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乐观。文章以"网络红人"现象为突破口,提出"能指的狂欢"并不能带来女性更多的解放,甚至会倒退,网络时代的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并不能改变男性主掌的"话语权"。而任由自恋、价值虚无和性开放泛滥也不会给女性带来尊严与价值,而是离女性主义者最初的理想更加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