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93篇 |
免费 | 383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76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34篇 |
人口学 | 147篇 |
丛书文集 | 1199篇 |
理论方法论 | 474篇 |
综合类 | 10436篇 |
社会学 | 102篇 |
统计学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224篇 |
2021年 | 345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564篇 |
2013年 | 606篇 |
2012年 | 724篇 |
2011年 | 938篇 |
2010年 | 937篇 |
2009年 | 999篇 |
2008年 | 1023篇 |
2007年 | 1097篇 |
2006年 | 970篇 |
2005年 | 905篇 |
2004年 | 691篇 |
2003年 | 522篇 |
2002年 | 536篇 |
2001年 | 470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复杂现代性发展情势下的网络政治研究,有鲜明的二重性,即主体性与场域性。前者从本体论意义出发,视网络政治为通过交互方式以寻求生存发展的政治形态;后者从方法论角度把网络当作一种研究社会的特殊方法,即网络政治是社会力量互动博弈的场域政治。这种二重性交融且向后者位移的研究转向态势,表现为从简单的载体铺陈向立体化的过程逻辑解释的整体转变。这样,诸如在场与缺场、解构与建构、生产与传播、政治资源与社会资本、生态系与社会熵以及有效性与合法性等十大问题,网络政治研究的历时性命题便被逐步压缩为共时性表达的复杂题域。因此,回答网络政治的逻辑,便成为公共政策研究应瞄准的焦点——为公民政治发展导向下的本体性焦虑寻解。在快速转型的网络政治语境中,作为"智库娇子"的大学智库发展,需要深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理解性地切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在对策建言、战略引领、思想创建、秩序建构等层次上,进阶式地契入到满足大国民生、风险社会、协同创新等内生新需求的智识系统之中,担当好、担当巧"保存制度的祭司"和"发展制度的祭司"。以此,走出单纯应景性与纯专业碎片化的大学智库,或将成为营造和完善中国政策市场(尤其是政策分析市场)的关键性"撬动"变量。 相似文献
112.
113.
黄婉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79
移就作为一种修辞格,一直是修辞学和语言学领域被关注的研究对象。基于徐盛桓先生有关话语生成的“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移就辞格的生成机制为:移就源于说话人的意向性;修饰语的移动和重新就位是在意向性主导下,在相邻/相似关系作用下从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推衍过程,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是推衍过程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4.
翻译视域下的林纾现象——兼论林纾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中外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的第一次错位是上世纪 50-70年代, 欧美文论的主导是一种内部研究, 而我们则把文论的外部研究发展到了极致。结果是两者都走入绝境, 难以为继。第二次错位从 80年代初开始, 全球化语境正在形成之中, 欧美文论的主导倾向由内部研究走向外部研究, 而且声势越来越大。中国文论则由外部研究走向内部研究, 大力探讨文论自身的问题、规律等等。 相似文献
116.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146-155,176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试需求,而且其批评样式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在明清两代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乐此而不疲,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为《诗经》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诗》学宝藏与文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7.
初盛唐胡风盛行,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由此带来女性地位的大幅提升,“武周革命”更是将女性地位推向巅峰.中唐时期,代表传统礼法的山东士族全面崛起.出自山东士族的妇女多守礼法,她们讲孝道、守贞节、重母仪,对唐代皇室和民间妇女观带来重要的影响,是武周时期“女主”现象得以终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8.
消费正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正义是当代社会日渐凸现的重大伦理课题,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消费正义的实质是用人类整体理性来反思人类的消费行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主张合理消费、正当消费、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消费观,健全利益机制,发展绿色产业,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实现消费领域的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才能发挥消费活动对人类有益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9.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推进 ,股票期权制度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出现了大量的关于股票期权理论及其制度设计的研究成果 ,但实证分析其在我国实践效果的却比较少见。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比较 ,对股票期权的实践效应进行分析 ,并对造成股票期权激励无效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0.
因特网上环境伦理学题录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0年开始,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第都在因特网上发布这一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主要论著题录。本文对因特网上环境伦理学题录的简要内容、文献量、作者情况、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学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门迅速崛起的新兴学科。为了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伦理将成为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