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9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5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898篇
理论方法论   150篇
综合类   1652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2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农民工返乡的逻辑——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中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滑,尤其是沿海出口加工制造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企业关闭,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8年底,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为失业返回家乡。数千万农民工失业和返回家乡,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农民工返乡因此引起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如何?他们失去务工收入后,还能在家乡待多久?他们可以重新适应农村的生活吗?他们还有土地可以耕种吗?他们返乡后是否会对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政府应该怎样对待农民工的返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田野进行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别到贵州、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稳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城市化政策,使得农村具有极强的吸纳返乡农民工的能力,农民工返乡并未引起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农村再次发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期和蓄水池的作用。而构成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调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对不同代际或者不同年龄农民工对乡村社会适应及个人生活预期差异的判断。外出务工的农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任务越来越重,他们不得不从比较浪漫的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回到比较现实的考虑中来。从而,在中国农村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农民家庭内部分工——年轻人外出务工,年龄较大者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收入加上在家务农收入,使得中国农村的小农家庭普遍可以获得温饱以上的收入。我们若不能理解中国当前的农民生活处境,不珍惜中国农村现存的基本经营制度,我们就可能失去目前中国仍然具备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出现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回旋能力。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借用女性主义的批判工具,认为知识是在男/女、公/私对立体系下依照男性的逻辑建立,揭示知识产权体系的深层理论结构是头脑/身体、人类/自然的等级二元论,体现的是男性对女性、强者对弱者、人类对自然、智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的支配,从而要求知识产权法在完善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弱者的利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3.
宋代佛教在思想开新方面不及隋唐活跃,但世俗化、实践化趋势明显,兼之朝廷采取保护佛教的"家法",寺院与僧尼数量均获迅速发展,浙江地区尤其突出.宋代浙江佛教信仰推动的地方公益活动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于造桥铺路、修陂筑堤、掘井挖泉、客舍行旅、救疾济困、养老慈幼诸方面.通过公益活动,佛教与官方、儒家士大夫及一般民众建立了更为良性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协调,也推动了佛教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64.
在写于其晚年的<大人先生传>一文中,阮籍描绘了"士君子"、"隐士"、"薪者"和"大人先生"等四种人格意象.对于这四种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历来有颇多的解释,比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这四种意象,很有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观点.但笔者以为,作为其晚年的作品,阮籍在这里所做的,极有可能是对其一生的回顾、总结."士君子"、"隐士"、"薪者"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大人先生"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而矛盾和苦闷之情,则充满着阮籍的一生,成为他一生的基调.  相似文献   
165.
土地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村社集体的经济实力是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重要经济基础.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充分发扬农村的民主,完善村民自治,让村民有表达自己利益的充分条件;二是强化村社集体的实力.村社集体在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联系农民和国家、市场关系上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在日前的土地制度形式下,我国村社集体的实力和办事能力被大大削弱,因此,必须完善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提高村社集体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6.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的视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大学生的重要实践路径.为此,应依据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建立诚信教育与其他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横向协同机制;依据持续性原则,建立诚信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纵向协同机制;依据自组织性原则,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控机制;依据有序调控性原则,建立健全的大学生信用制度和诚信管理机制;依据开放性原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的联动机制,以此形成最优化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67.
人类文明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解读和审视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对20世纪人类社会各种发展理念的整合和超越,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崭新结晶;科学发展观高度契合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深谙人类文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科学发展观将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8.
陈孚诗歌论     
陈孚在有元一代时见高节,为人称颂,在山水诗、咏史诗等领域各有所成.陈孚诗歌意趣丰富,天趣自成,呈现出一种回归唐风的美学努力,展示了元代诗坛的变革路向.但是,陈孚及其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为文学史家所遗忘,实为憾事.  相似文献   
169.
在2002年我国首次开始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同时,日本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以新司法考试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这次司法改革被称为日本法律史上的"第三次司法改革".新司法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改革应试资格,在2002年(平成14年)对报考司法考试的应试资格进行了法律修改,规定原则上必须是法科大学院毕业才有应试资格,并限定了应试次数;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在2006年根据修改后的<司法考试法>施行了首次新司法考试,旧司法考试制度也将分阶段最终于2011年废除.改革的目的是将原来的选拔型方式的司法考试制度改为教育培养型的制度,注重通过法学教育过程、司法考试、司法实习的有机结合,来确保职业法律人才的素质.新司法考试自2006年度实施,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0.
方铭  张鹤 《云梦学刊》2008,29(5):45-51
2007年的楚辞研究成果丰硕,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发展.对楚辞研究史及作品的研究,关于屈原的身世、思想、人格的分析、研究与探讨,都是研究重点.立足于出土文献、文化人格等的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得到学者的关注和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