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1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管理学   36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4篇
丛书文集   994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5534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23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实现制度目标,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根本利益,化解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冲突,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内生发展机制,政府必须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充分行使调控权.为了保证政府调控权的合法行使,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根据国情确立集中决策与分权执行的机制.应采取建立政府担保机制并适时调控担保比例,实现市场化交易和调控利率与还款期限,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保障,以及依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举措实现政府调控目标,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2.
在阐述顾客满意度及其指数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PLS路径模型;然后对跨国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应用前述模型对跨国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以跨国零售企业W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中国零售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3.
政治合法性问题,其实就是政治权力获得认同的问题.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以自然状态为开端来论述国家的起源和政治的合法性问题.任何层次的政治体系要赢得合法性就应当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否则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944.
农林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此农林院校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高校的办学功能。天滓农学院根据都市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其农林学科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都市型农业生态旅游这一特色专业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45.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现实使得人类不得不反省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呼唤新型的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而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正闪现出生态伦理智慧的光芒。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批判、人类的生态责任诸方面切入,对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其思想具有超越其时代的远见,在生态危机重重的今天,对于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6.
景观符号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符号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其与景观学的关联性,同时运用传统景观的意境理论,构建出景观符号学理论体系框架。然后以景观符号传达作为议题,论证了景观符号的物象层、情象层和意象层三种表达方式,并指出对景观符号学的研究将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环境、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7.
黑塞在教育小说中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教育对于人的精神成长的意义。黑塞的教育观主要来自由歌德建立起来的、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观,所以,他的教育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歌德潜在对话的结果。歌德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主要是一种精神意义的实践,缺少社会现实的深厚土壤;对此,黑塞在其教育小说中既肯定歌德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观对人的精神成长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反思这种教育观念的非现实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948.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49.
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返乡农民工培训,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培训主体、培训主体间关系以及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个方面。当前返乡农民工培训存在着主体残缺(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弊端。应该通过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强调主体间互动协商等方式来完善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培训绩效。  相似文献   
950.
中晚唐的“苦吟”不仅是一种苦思的写法,还有更多的内涵。第一,苦吟诗人在人群上以科举穷士为主,内容上以吟苦及苦闷的消解为核心;第二,苦吟还体现了穷士诗人在困境中逆俗自立的不懈追求,他们或倚之科举及第,或倚之实现立言不朽的追求,或倚之寄托心灵、实现精神生命的延续;第三,苦吟还是苦吟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与癖好,他们把苦吟与休闲结合起来,使苦吟成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写作与休闲自娱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有的苦吟诗人吟诗甚至达到了成狂成痴的地步;最后,苦吟诗人在风格上有苦吟以求怪奇和精妙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