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272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1327篇
理论方法论   293篇
综合类   4222篇
社会学   212篇
统计学   3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坚持文化素质教育重在"精神育人"和"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创新<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团队教学模式,分主题教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的独特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为其它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借鉴与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152.
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历程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长庆油田4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系统总结了长庆油田各历史阶段的地质理论的提出和认识的突破,以及由此取得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阐述了科技进步对长庆油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从文化审美诠释、审美意识和艺术审美取向等角度,分析战国秦瓦当艺术的文化审美意识。分析认为:战国秦瓦当艺术所投射出来的文化审美意识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在形式上是向外拓展的;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重在自然性,比前期瓦当审美意识更具社会性和精神性;不仅具有成熟而完整的审美意识结构,还具有丰富而成熟的文化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介绍了根据列表曲线的离散点计算各程序段初值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揭示大学生的个我取向和集体取向是两个不同维度,其与自我概念结构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集体取向。对高集体取向和低集体取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的分析表明:自我概念结构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6.
用Jessen不等式证明了加权的KyFan不等式成立,证法简短,还证明了与之相应的另一个加权不等式.  相似文献   
157.
给出了复数域C上结合代数Cq〔X,Y,X-1,Y-1〕(qn≠1,n∈N,YX=qXY)的导子代数的自同构群.  相似文献   
158.
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认真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建立健全培养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发挥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构建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9.
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价值趋向是道德顺从的教育,原因有:伦理本位的思想传统;群体本位的教育倾向和道德教育的政治统治功能强化。当代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的变迁即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当代道德教育人本倾向,标示着道德选择教育成为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60.
长江三峡地区古代腰坑葬俗的考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获知,三峡地区腰坑葬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腰坑墓数量增多。战国至秦汉仍传流不断。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在三峡地区更是屡有发现。从鄂西、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腰坑墓资料现象观察,其发展当是由东向西传播这么一个趋势,然后再由三峡地区继续向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直至今日,西南地区仍见有这种葬俗。延续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