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134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通过概述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阐述了课堂教学教育技术的演化。在其演化的过程中 ,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由此将导致教师作用和地位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2.
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秧歌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 ,尤其是以祁县、太谷为代表的晋中秧歌。通过对晋中秧歌艺术文化、音乐、表演、舞美和地域发展及现状的研究 ,揭示秧歌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以期促进未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3.
英俄对比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俄语言的亲属关系入手,阐述了两种语言存在的内在必然联系,通过探讨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中的对比,进而指导外语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44.
根据雍正、同治、光绪三个版本的建始苗族龙氏族谱,结合方志、墓碑等其它地方史料,考证描述修谱的任务、作用和谱书所反映的苗族聚居区社会变化.在清代康熙以后的西部开发过程中,建始民间社会经历了从边缘进入主流的社会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组建家族社会、文化改造和形成民间社会精英并逐步转变成乡绅.  相似文献   
145.
关于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解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时候,便要求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实践表明,运用现有的侵权行为法及救济制度去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已不尽如人意。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出现,恰恰符合了现实之所需,正日益展现出它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从法的角度给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定位以及分析其存在的价值,从而指出构建与之相关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6.
系统剖析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观,提出了证实的必然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和过程,把必然性概念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体论必然性、认识论必然性和评价论必然性;并讨论了证实性评价的确认度方法。  相似文献   
147.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析了言语行为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不同层面上是如何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的。  相似文献   
148.
金融生态作为金融机构存在的重要外生变量,对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和质量的约束日益明显。在对已有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曲线模型对影响山东省17地市金融生态质量的指标因素进行贡献度分析,进而对各地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进行定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各地金融生态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利益相关群体分析方法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确定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的主要需求者有政府部门、农户、外贸部门和农产品加工部门、地质部门、科研部门;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政府管理部门、地质部门和科研部门对直接地质信息存在强需求;农户、加工企业和外贸部门对间接地质信息存在强需求。  相似文献   
150.
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以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及物本主义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为目标的。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多途径、广渠道、共同教育”、“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多学科渗透性教学”、“古为今用、融贯中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